马明舒 黑龙江日报记者 董新英

眼下正值大豆夏季管理的关键时期,在有着“大豆名城”美誉的海伦市,当地农民紧抓晴好天气,依托现代化农机设备全力开展大豆田间管理作业,为粮食稳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在海伦市前进镇双泉村的大豆种植基地,大豆已到盛花期,农户们正忙着进行大面积的第二遍叶面肥喷施作业,他们严格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病虫害发生前主动施策,为大豆后期保花促荚、防治病虫害筑牢防线。与往年相比,今年该基地的田间管理呈现出新变化,首次投入使用的国产大型自走式高杆喷雾机让作业效率大幅提升。“这款植保机喷幅达22米,两个药箱装满一次能喷施五垧地,设置好自动导航后无需人工操作,就能自动行走完成喷洒作业,不仅全覆盖、不漏喷、不重喷,还大大节省了人工和费用。”海伦市军琢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董伟琢介绍,这款植保机一天可完成1000亩的喷洒作业,让田间管理事半功倍。
除了现代化农业植保机械的应用,合作社还建有田间小型自动气象站,包括“5G+”智慧农业设备系统以及高清智能摄像头,可实时采集光照、降水、土壤墒情等农业参数,还可通过摄像头对作物长势进行实时观测。这些摄像头可清晰捕捉大豆叶片颜色、株高、开花节数等细节,结合图像识别技术,能及时发现作物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如叶片发黄、生长缓慢等,实现对大豆生长的精细化管理。同时,当地农技部门组建了8个农技小分队,深入全市23个乡镇,为农户提供科学用药、精准用肥等技术指导,并根据降雨天气情况,及时给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海伦市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刘智颖提醒农户:“近期海伦市雨水较大,岗地受降雨影响较小,但低洼地若田间有积水,要及时排水,确保大豆根系良好发育。”
在海伦市前进镇,东兴现代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无人机专业飞防大队也成为田间管理的重要力量。前进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赵长松介绍,目前东兴现代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45台套大疆T60型号无人机,专业技术飞手27人,不仅完成自家合作社的飞防作业,还为全镇及周边乡镇提供服务。按照喷施作物需求,将配比搅拌后的生物制剂加入植保无人机后,工作人员只需操控手柄,无人机便按照预设的航线与高度开展喷洒作业。“这些无人机可帮了我们大忙,相比传统人工,无人机飞防效率提高50倍以上。2025年作业队飞防作业面积预计可达到50多万亩,实现利润100余万元。”赵长松说。
今年,海伦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451.9万亩,其中大豆216.4万亩、玉米179.8万亩、水稻55.2万亩。在种植过程中,当地在选育良种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农机、农艺、良法相结合的现代种植技术,包括大机器精量播种、科学田间管理、大垄密植等,全力提高大豆、玉米等农作物单产,为全年粮食稳产丰收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