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市老虎岗镇永和村革命老区建设纪实
刘国汉 管 存
春夏之季,走进安达市老虎岗镇永和村,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跃然眼前:一条笔直水泥路两侧树木高大挺拔,一排排红砖瓦房,蓝色彩钢瓦、红色脊瓦和包边,色彩鲜艳夺目;整齐的院落,门前的李子树、杏树含苞待放;树荫下,一些村民正快乐地聊天,有说有笑,显得格外温馨而幸福。这个承载红色基因的革命老区村正以新时代的昂扬姿态焕发勃勃生机……
党建引领,夯实发展根基
安达市老虎岗镇永和村是著名抗日烈士李克诚的故乡,有着光荣的革命老区历史。为了加强新时代老区村建设,让老区百姓享受幸福美好生活,2019年老虎岗镇党委针对该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村班子进行了调整,选派第一书记帮助村班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新班子组建后,立定脚跟、勇担使命,整章建制、绘制蓝图,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支部书记给党员上党课,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建立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支部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着力解决“党员作用发挥不突出”的问题。
同时,还积极培养后备干部,为村班子注入新鲜血液。2021年,按镇里制订的《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力度,举行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会,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系统地学、联系实际地学,做到学不深透不放过、学不精通不罢休,“以学治堕”“以学促做”,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创业兴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上”的创业热潮。
开辟新路,拓宽产业链条
永和村党支部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带领村民开辟出了一条特色产业振兴路径。
药香富民——种植黄芩。村支书在互联网和电视上看到种植中药材黄芩能致富,便请专家来村考察论证,结果土壤和气候符合种植黄芩条件。2019年秋,村里派两名年富力强的村民到外地学习黄芩种植技术。2021年,村民集资5万元,在二屯落实种植黄芩30亩,在齐齐哈尔药材经销处购回黄芩种子,并且与他们签订回收合同,带动村民增收。
科技兴农——实行套种。2022年,在安达市农业农村局牵引下,永和村采用“4090”栽培玉米套种燕麦技术,试种370亩。用90厘米集条带上先种燕麦,然后在40厘米播种带上进行小行距玉米双行免耕播种,实现玉米与燕麦共同生长。秋后经专家测产,燕麦亩产890.33公斤、玉米亩产881.7公斤。2025年,永和村继续扩大种植面积,让每亩土地达到效益最大化。
精准帮扶,巩固脱贫成果
创新“庭院经济+绿色扶贫”模式。2019年,村党支部针对全村38户低收入家庭,打造“三零菜园”(零化肥、零农药、零滞销),包扶单位全程提供“种销一体”服务,促进农民增收。帮助低收入户利用自家房前屋后小菜园里种茄子、辣椒、黄瓜等蔬菜,蔬菜种子和技术全由包扶单位负责,蔬菜成熟后,包扶单位帮销售,凡小菜园种的蔬菜,一律不上化肥和农药,保证纯绿色蔬菜。当年,38户村民光卖小菜园蔬菜,就打了个翻身仗,户均增收2000元。2020年,永和村还用市扶贫资金,建一处光伏发电站,利用大自然的光能,助力农民增收,让老弱病残27户受益,每年户均增收1500元。
专项整治,改善生活环境
为了营造良好的村民生活环境,永和村成立了由村支书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屯长任成员的领导小组,把各项环境整治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头,对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道路两侧排水沟的垃圾、杂物、污水、渣土进行集中清理。还采用积分管理办法,落实门前“三包”,建立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去年以来,清理了“三堆”(粪堆、土堆、柴堆)、治理了“三乱”(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搭建)、美化了“三口”(村口、路口、家门口),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改造地下排水管网,解决好废水排放问题。永和村二屯是老虎岗镇政府所在地,203国道从这里经过。为了彻底解决镇区2.5公里地下排水管道问题,2024年,积极对上争取资金,投资700万元,道口硬化2208平方米,人行道铺装3936平方米,护栏450米,安装垃圾箱50个。
路灯杆翻新改造。今年初,安达市老虎岗镇永和村对主干道116盏路灯照明进行翻新改造,灯杆上新安装了31个摄像头。维修养护人员除做好日常巡查维护工作外,还加大对路灯专用变压器、配电设备和灯杆防护罩等路灯附属设施检查和维修力度,确保村民夜间出行安全。
倡导文明,树立时代新风
永合村党支部号召青年人节俭办婚礼;号召村民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共建和谐美好家园。2023年,永合村三屯女青年李淑芝结婚不向男方要彩礼,结婚那天,女方家陪送32只绵羊,婚后小两口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七屯李英照顾患脑瘫大姑姐于红梅,十年如一日,美名在十里八村传颂;二屯袁淑琴伺候93岁智障公爹30多年,邻里没一个人不竖大拇指。村党支部对这些典型事例大加赞赏,用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破旧俗、树新风,对全村和谐美好家园建设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2022年,安达市老虎岗镇率先启动“信易+乡风文明”工程,永和村11个自然屯,按照规定7项评选标准,打造一批乡村诚信文明户,这些诚信文明户尽情享受“信易+购”“信易+批”“信易+油”“信易+医”待遇。今年,乡村文明户评选标准是在村民推荐的56户当中,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民代表以举手表决方式进行评选,然后送到镇政府审查核实合格后方可通过,目前全村评选出乡风文明典型户20户。
永和村,这个流淌着红色血脉的村庄,用“党建红”引领“发展红”,用“生态绿”托起“幸福律”,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谱写新时代的老区华章。当光伏板在阳光下闪烁、黄芩花在田野间绽放、智慧路灯照亮归途、太阳能热水器冲去劳碌后的疲惫、文明庭院笑语盈盈,永和村的故事已经成为新时代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作者系安达市老促会秘书长刘国汉、通讯员管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