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经济

庆强村大棚育秧搭乘数字技术快车

来源:绥化日报 2025-02-27 字体:

  东北网绥化2月27日讯 ( 姜仁彬 特约记者 段金林 )         数字技术农民听着觉得神秘,但实际操作起来也挺简单。庆安县庆安镇庆强村在大棚育秧中引导农民采用数字技术就充分验证了这点。自动播种机只要操作手按下手机播种程序,机器便如打印般将种子精准嵌入苗盘,而且每个格内仅有一粒种子,深浅完全一致。这台新装备,每天能播种50万株蔬菜种子,抵得上10个老农工的作量,真正实现了“关键变量”。这个村从2023年开始已持续使用数字播种机,目前已发展10多个种植大户,春耕生产从“靠天吃饭”迈向了“知天而作”,使得每粒种子赋予智慧能量。

  庆强村是蔬菜种植专业村,生产的蔬菜主要供给县城居民,菜民懂得蔬菜上市最讲究的就是“早迎春”,这就种植需要抓住“黄金期”。但是“春日鲜叶”难求。由于冬季长期处于低温,即便进入初春仍旧春寒料峭,昼夜温差大。过去完全靠人工育苗栽培,温度掌握不准,速度也极慢,丧失了黄金种植期,难以种到“腰窝上”。特别是村里引进一批高品质的蔬菜,对气候、温度、湿度等条件要求严苟,成为寒地栽培的最大技术难题。农户曾采用大棚内铺设遮阳板、增设多层保温膜等措施,既投入多,还不奏效。后来,村里动员蔬菜种植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购置数字播种机、智能控制器、现代育种车间等先进农机和设备,但菜农对那些数字技术和设备不认可,迟迟没有推开。后来村党支部书记魏立辉培养了张长德这个典型作示范。老张是村里蔬菜种植大户,承包了12亩耕地建起温棚8栋,一到育苗时就犯难,有雇工也是忙不过来,这才购买了数字播种机,这机器设置多个传感器,能够检测气温变化趋势,准确判定土壤养分和墒情构成,从而实现了物联网监测、大数据分析、智能化运行,下种准确无误,深浅一致,整齐如一,机具在秧盘地里穿梭行走,速度极快,农民看了现场,信服得五体投地。这种可触可感可见的实践,使农民亲身感受到数字化就是“自主化”“自动化”,农民要提高自身的素质,首先要自觉接受数字技术,实现智能增产。

  当年农民纷纷购买数字化自动播种机,很快购进十几台。并且安装了北斗导航设备,全面实现了自动作业。农民兴奋地说:“这种播种机生发的科技有些是农民看得见的,有些是农民看不见的,通过数字监控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不用再操作算计,只点鼠标敲键盘就中,手里怎么指挥,农机就怎么干,丝毫不走样。”如今庆强村的春耕生产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提前半个月开始下种育苗,而且育出的苗根粗苗壮,农民乐得合不拢嘴。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