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吕维国 邬春犁 全媒体记者 陈俊杉
![](http://pic.dbw.cn/003/016/175/00301617554_f588072c.jpg)
兰西县是松嫩平原腹地,寒地黑土肥沃的土质,孕育了多元文化与金源文化的共存。这片神奇的黑土地文明史可以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河口北山头古人类活动遗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郝家城子古城遗址、女儿城遗址、山湾城址等100多处遗存、遗址和近现代人文建筑,充分表明这里历史底蕴的深厚。
厚重历史获得很好的保护,要感谢这片土地上的一群人,他们或干部或教师或农民,职业不同,不为名不为利,只想一起做好文物的守护,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物保护志愿者,带头人就是殷向权。
1992年殷向权参加工作是图书馆管理员,受其父亲的影响,开始对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参加了郝家城子古城遗址保护说明碑及保护界标的树立和埋设工作。半个月的时间使个子不高的他,变成了又瘦又小的小黑孩。母亲心疼希望他换一个工作,坐在办公室当好图书管理员。父亲对他说:“文物考古研究是很辛苦的工作,你想做什么工作自己选择,人要有毅力,人要有自己的事业和理想。”殷向权当时可以回到办公室继续做图书管理员,不用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但经过他再三考虑,决定继续郝家城子古城遗址保护的相关工作,一干就是半年。几年后,他真心保护的这座古城遗址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使他感到欣慰,下定决心这辈子要做文物守护人。
每天起早贪黑在县内的各个古城遗址巡查保护。有一天他发现一处遗址不远处有新取土的痕迹,找到当事人进行谈话,严厉地批评了当事人的作为,回填修复了土地,对当事人给予行政处罚。当时有些人不理解,他说:必须让当事人记住他的行为危害,警示教育其他村民。及时在村里开展《文物保护法》学习与宣传工作,增强了人们的法律意识,从此再也没有发生类似事件。当事人自觉承担起了这座城址的保护工作,每天都要围着古城走上一圈,成了一名文物保护志愿者。
不管工作压力有多大,坚持真心守护文物,征集更多的文物,建一个博物馆,痴心圆文博梦。听说哪个村屯哪户人家有老物件,便要去鉴别一下,讲解国家对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重大节日会自费买些米面油等送到其家中,与他们做朋友,目的很明确就是保护文物。走到哪一个乡镇,他都有村民朋友,向他提供文物信息,与他一起承担起保护文物的责任,在他的组织下形成了兰西文物保护志愿团队。
2015年7月,他工作中意外摔伤,腰椎间盘突出导致高位截瘫,到北京的一家专科医院治疗,医疗费用是天文数字,当时人们更担心他的后半生,认为他的后半生可能会与轮椅为伴了。在康复中,他为自己做了打算,如果不能站起来,就在床上整理资料撰写文物志,圆他的文博梦。亲友看到瘦小的身躯趴在床上整理文物志,都被他的坚强与执着感动落泪,想办法帮助他圆梦。
在他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喜欢上了优秀传统文化,开始钻研中医对病的来因和祛病的方法。经过实践总结出:真正的健康是身心健康。他坚信自己身心健康,可以康复。康复中他总结出,人要有良好的心态,身体里要承载正能量。在工作中努力为社会做贡献,在家庭生活中孝敬父母,关心家人,适量运动,合理膳食,相互关爱。家人的精心呵护,使他重新站了起来,妻子扶着他重新学习走路,离开轮椅、扔掉拐杖。
他常说:“父母给了他生命,妻子使他重生,是家人亲戚朋友拯救了他,他必须继续努力工作,守护好文物保住历史的证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8月在腰椎间盘术后康复期间,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全国最大的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案件。拄双拐配合公安机关打击文物犯罪查获收缴金代铜锅2件、古人类头骨化石1件、古脊椎动物化石300余件,增加了兰西县文物藏品,填补了兰西历史的空白。为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县域文化知名度,从普查文物到保护文物再到征集文物又到展示文物,殷向权为文物保护与管理利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研究撰写发表《龙骨之散失》《兰西的金源文化历史足迹》《兰西的史前文化遗存》《试论文物保护管理规划的有效实施路径》《文物考古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学术论文10余篇。《加强郝家城子古城保护与管理的思考》《提高自身素质为文博工作贡献力量》获市文物工作研讨会二等奖,《辽金时期火葬墓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获省文物博物馆学会第十九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他的坚韧与对文博梦的执着,让人感动,可以说他是在工作中进行康复。9年前的伤病导致他走路腿脚十分费力,上下楼比较困难,多少人劝他在家疗养。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对文博工作的热爱,坚持上班和下乡巡查。2024年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兰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圆满地完成“四普”的实地调查阶段工作,对全县的不可移动文物存在的状态进行了全面掌握。殷向权没有缺席一个现场。
如今他满怀信心,带领文物保护团队,精心呵护这片黑土地上的文物。他们的共同信念就是让文物活起来,讲述这片黑土地的历史,讲好中国故事的兰西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