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要闻

激发我市定制农业发展新活力

来源:绥化日报 2025-01-24 字体: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白银:
激发我市定制农业发展新活力

全媒体记者   王宏妍
 

  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广定制模式。近日,就如何发展定制农业,激发我市农业发展新活力,记者对绥化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白银进行了采访。

  白银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定制工作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必须着重推进的重要任务,意义重大,是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发展定制农业的部署和许勤书记到绥化调研时的讲话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绥化农业向高质量高效益迈进的关键路径。绥化地处中国寒地黑土核心区,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使寒地黑土孕育了农作物特殊品质,为定制农业发展提供优质的物质基础。我市通过发展定制农业,精准对接市场,既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又帮助农民规避价格波动风险,提高产品附加值,让好产品卖出好价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同时,以市场定制为引领,可实现农业品质升级、技术升级、模式升级,提升寒地黑土品牌影响力,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推动“种得好”向“销得好”升级,加快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可以说,抓住了定制农业,就抓住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牛鼻子”。

  白银介绍,2024年,全市落实中高端种植业定制31万亩、养殖业定制规模30万头(只),数量均处于全省前列。望奎、庆安、肇东定制农业发展模式登上国家、省级媒体平台。通过强化市场意识,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宣传推介,推动定制农业蓬勃发展。一是高位推动,统筹布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定制农业,作为牵动“四个农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市委主要领导亲自谋划,纳入领导班子考核,通过“四个体系”闭环工作机制确保落实。实施科技赋能、绿色提质、质量增信、品牌扩销,提升定制农业底层实力。二是创新模式,凸显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托管、认领、会员、众筹”等定制模式基础上,创新推出六大具有本地特色的定制模式,包括:特色专品定制、专品专供大宗集团定制、信息物联网定制、土特产品定制、“我在绥化有亩黑土地”定制,以及特色养殖定制。部分县(市、区)还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特色定制活动,如:庆安县“我在庆安有稻田”线上平台定制、北林区网络可视化智能定制等,充分挖掘地域潜力。三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为扩大定制农业影响力,在《绥化日报》、绥化农事e点通公众号等平台开设定制农业专栏,发布全市定制农业档案,积极推送定制信息,宣传本地定制农业的优势和成功案例,全力讲好绥化优质定制农产品故事。

  白银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全市未来定制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和保障。我们将锚定目标,坚持更高标准,争创更好业绩,推动定制农业迈向新高度。一是扩面增量。持续推进定制农业扩面增量,2025年,力争中高端种植业定制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养殖业定制规模达到40万头(只)以上,保持全省前列。二是模式创新。深耕多元产业融合定制,将品尝、观赏、采摘、研学、农耕、农趣、游乐、养生、销售等功能要素连珠成串,结合农时节庆,实现一次“礼包”定制,全年一站式服务体验。三是招商寻单。主动参与全国、全省各类农业招商会、推介会,推广“绥化定制”模式。升级开展“五谷杂粮下江南,我在绥化有亩黑土地”活动,提高关注度和影响力。四是数智赋能。依托智慧农业提升定制标准,建立实时数据共享机制,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实现田间智能生产、网络可视监管、全程追踪追溯、线上精准服务。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