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经济

庆安镇:脱贫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来源:绥化日报 2023-11-02 字体:

鲁芦
 

  金秋丰收季,收获正当时。走进庆安县庆安镇,只见那成捆的红高粱堆得比房高,红辣椒串挂满屋檐,房前屋后都是一片红彤彤的景象,脱贫户的日子也正如这红高梁、红辣椒一样,越来越红火。

送给发家“金点子”

  庆安镇贫困户整体脱贫以后,镇党委政府乘势而上,继续下气力稳固脱贫成果。干部深入第一线,走家入户,为脱贫户找发家金点子。

  康祥财是吉安村的农民,妻子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什么活也干不了,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哥哥患有尿毒证,还有3个孩子和生病的老婆,两家9口人全靠他一人支撑,他家成了村里的极贫户。虽然在脱贫攻坚中康祥财脱了贫,但始终处在返贫边缘。镇党委书记徐昆栋把康家列为自己的重点联系户。通过多次走访,了解到康祥财曾在一家酒厂干过活,懂得一些制酒工艺,徐昆栋认为,康祥财应该办个制酒作坊。

  徐昆栋把这个想法告诉康祥财后,康祥财却有些犯了难。徐昆栋对他说:“你有制酒技术,咱这里是高粱产地,家人可辅助你干些杂活。我帮你贷款,办执照,购买设备。”康祥财一听乐了。

  在徐昆栋和镇政府的帮助下,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小酒作坊就红红火火办起来。由于制作的都是纯粮烧酒,销售得很火爆,仅一年时间,纯盈利10万多元。看到今天这火红的日子,康祥财眉眼里全是笑。

拓宽致富“新路子”

  稳固的产业是长期致富的根基,也是脱贫成果的标志。然而产业要巩固,还需要不断拓宽致富新路子。

  福安村姜树成是个地道的庄稼汉,急于发家致富,前几年下海经商,没挣着钱,反而欠债十几万元。债主追着屁股要账,他只好把三间砖房卖掉还账,连住处都没有了,成了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扶贫攻坚中,村里帮他盖起两间房,安置了住处,有了存身之地。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姜宏雨作为他的包扶人,帮助他搞起种植“婆婆丁”的产业。姜树成的住宅正处县城郊区,他种的“婆婆丁”抢前抓早,野菜卖上猪肉价,一个春天纯挣1万多元。

  种“婆婆丁”尝到甜头后,姜树成想建大棚,姜宏雨认为这条路有奔头,便全力支持他。姜宏雨动员屯里农户把闲散土地出让给他,还帮他购买了木杆和塑料,盖起两栋大棚,每年4月初“婆婆丁”都销售火旺。

  姜宏雨又建议姜树成一季种变成两季种。现在姜树成的“婆婆丁”大棚春秋两季种植,年纯收入达到3万多元,他已成了村里致富能手。

提高品质“保盘子”

  经过脱贫攻坚,庆安镇基本做到“镇有规模基地,村有支柱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但是脱贫户大多底子薄、基础差,要巩固住脱贫成果也很难。为此庆安镇着力在“保盘子”上下足功夫。

  吉安村刘丛民老伴患有严重的腰间盘损伤,发病时就卧床。脱贫攻坚开展后,副镇长安亚俊帮扶刘丛民。他根据刘丛民特长,帮助他搞起养黄牛产业。由于他精心饲养,黄牛发展到50多头,每出售一头牛能挣到千元以上,养牛业成为当家产业。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饲养的肉牛都是自繁自养,品质不好难出手,存栏的牛越来越多,这让刘丛民很挠头。为保住养牛产业的盘子,安亚俊帮助刘丛民在提高黄牛品质上下功夫。一方面帮助购进优质的西门塔尔、夏洛莱公牛,同本地牛配种,产出改良牛;另一方面帮助刘丛民掌握冷冻配精技术,自己配种,努力降低饲养成本。牛群发展起来以后,安亚俊又帮助他在网上销售,广开外销渠道。如今,刘丛民养牛发展到200多头,年纯收入达到80多万元。

拧紧发展“丝扣子”

  农民脱贫致富后,最容易产生“小富即安”的松懈情绪,既难以巩固脱贫成果,又影响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因此,镇党委政府班子拧紧锣丝扣,引导脱贫户唤发智慧和潜能,奔富更上一层楼。

  王广富是保安村农民,前几年同朋友合伙经营海鲜生意,上当受骗,负债200万元,成为贫困户。后来村干部建议他承包土地经营。这一年,他承包了150亩土地,到秋挣了12万元。此时,他感到日子好过了,满足了,不想再有大发展。

  村干部针对这种情况,反复做王广富的思想工作,帮助他明确认识,只有大富带动小富,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如果有小富就停顿,必然会倒退到贫困。第二年,王广富又购买了成套的先进农业机械,承包了1500亩农田,带头办起全县最大的家庭农场,吸引80户农民入场经营,他自己纯挣了120万元,成为巩固脱贫成果的先进典型。


编辑:张桂娟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