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武
霜降是农事上的一个重要节气,它是秋季的结束,也是农事的收尾,这时候大江南北,呈现一片繁忙景象。俗话讲“霜降杀百草”,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非常大。我的家乡在东北,初霜要来得早,由于闰月和气候的千变万化,从寒露到霜降都有可能下霜。小时候,每年在要下霜的前一天,那是紧张而忙碌的,豆角、黄瓜、辣椒、茄子等不耐寒的蔬菜要及时采收,不但可以去集市卖,还可以存放一个多月,在那个物资匮乏的贫穷年代,这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保障。如果遭遇霜打,这些不耐寒的蔬菜就全报废了,不但卖不了,自己也很难吃完。
中秋过后,冷空气频繁来袭,温度开始接近零度。能够准确判断是否会达到零度、出现降霜是很难的。父母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靠天吃饭,自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父亲说:“鬼子姜开花要下霜。”这只是一种参照,更重要的是对天气变化的判断。天气变冷,但是阴雨绵绵则不会下霜,不必收菜;如果冷雨过后天气骤晴,必然下霜。赶上半夜雨停云开,摸黑也要把这些不耐寒的蔬菜连秧拔起,堆在一起用塑料布遮盖起来。小时候,我常常在睡梦中被父亲拖起来去参加“抢霜保卫战”,星月光寒,霜风刺骨,我睡意朦胧、哆哆嗦嗦地一边拔菜秧一边埋怨:“就不能等明天再收吗!”第二天早起,站在庭院里四顾,原野、菜园和屋顶,霜白一片,一家人庆幸这一场夜战没有白费。
当然经验也敌不过千变万化的大自然,有时候冷空气来袭时,提前一天把蔬菜全部采收起来,但是第二天清早只是轻微一点霜花,这让全家人后悔不已。还有一年,感觉不太冷以为能躲过这场冷空气,结果却下了一场酷霜,母亲愁眉不展,心疼不已。等到太阳出来晒干了霜露,豆角、茄子、辣椒全部打了蔫,母亲不忍舍弃,便摘下来,用开水焯了晒干或直接炒着吃,但是口感变差了,还有一股冻腥味,难以下咽。
霜降虽然会对农作物产生危害,但是也不必憎恶它,这是季节的轮转,是大自然的规律变化。霜降对农作物也是有好处的,农谚说:“霜打蔬菜分外甜。”经霜之后,萝卜变得又脆又甜,柿子脱去了苦涩。还有谚语说:“十月多霜,粮食满仓。”十月降霜说明节气规律,必定是个大丰收的年份;十月无霜的反常年份,反而让人不安。
霜降也有利于秋收储藏。霜前一般收割五谷杂粮和早熟的大豆,晚熟的玉米、水稻即使成熟了也贪青不干,收割后储存不当会霉烂。若等自然风干将延误农时,大雪降下来,会给秋收带来极大的困难。降一场霜会加快风干,便可以大面积收割,放心入仓。霜降后大田作物开始进入秋收的攻坚阶段,耐寒的白菜、萝卜、大葱、油菜也要尽快收获储藏起来。
霜降是秋天的终结,但它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场农事的感叹号,霜降带着肃杀之气给秋天带来一声充满激情的惊叹!站在霜降之下的秋野里,回望这一年春种夏锄秋收的繁忙日子,汗水已化成了丰硕的秋实,没有什么比粮食满仓更让人欣喜若狂。霜降过后,将迎来一个银装素裹的冬天,温一壶老酒,烤着炉火,慢慢品味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