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喜迎收获的时节。在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试验田中的大豆豆荚饱满、长势喜人。大豆育种专家、人称“金豆娘娘”的李艳华站在田间小路上,一边远眺试验田,一边向“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团介绍道:“我1990年来到实验站时,这里是一片荒地,如今这片沃土上种满了我们培育出来的‘东生大豆’”。
东生大豆品质好、颜值高,圆、黄、匀、亮,一粒粒黄澄澄、圆滚滚的,农民、粮商、加工企业都喜欢、都受益,在市场上广受认可,多年前就远销韩国、日本和美国等地,从2016年至今转化了3800万元,成为大豆市场中的一面旗帜。
“东生大豆”品牌打响了,但李艳华钻研的脚步并没有停下。她说:“我国大豆自给率不足,每年都要进口。2021年我国进口大豆9651.8万吨,国产大豆1640万吨,85%依赖进口;2022年进口大豆9108.1万吨,国产大豆2028万吨,82%依赖进口。这些年,我们的大豆产量在提升,总体趋势在好转,但是进口量仍然不小。”李艳华说,产量就是大豆的“卡脖子”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她全身心投入大豆育种工作中,“技术突破要从种子做起”。每年,李艳华都要做300多个大豆杂交组合,年年挑选、年年淘汰,对于大浪淘沙一般的育种工作,李艳华从不厌倦。她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没有十全十美的产品,我们不断研究新豆种,一方面想要弥补以前豆种的缺点,期待豆种品质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也要培育出适应不同生态区的豆种,例如耐旱的、耐盐碱的、抗涝的、高寒区的早熟品种等等,要让种子适应环境。”
跟李艳华聊起大豆,她有说不完的话。在她看来,大豆是最好的产物之一,“70%的植物蛋白来自大豆,对土壤来说,大豆种植耗肥少,还非常养地,每年能给大地供氧1600—1800万吨。我执着于大豆,不仅是因为中国缺少大豆,还因为大豆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有利。”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李艳华培育出的“东生17”“东生19”都通过了审定,两个新豆种无论在品质、产量还是抗病害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李艳华说:“想要提高产量,培育好种子只是第一步,黑土保护、种植技术、政策支持都很重要。2022年,黑龙江省大豆播种面积7397.5万亩、占全国48.1%,大豆产量190.7亿斤、占全国47%,这个数字非常了不起。眼看大豆就要收获了,很多农民还在给大豆喷药,他们说,这些药物都是政府补贴的,由此可见,黑龙江省政府对植保、对大豆、对农业的重视。”
“培育出好豆种,让农民愿意种、加工企业愿意收、中国大豆产量节节升高,从而形成大豆种植的良性的循环,就是我最大的心愿。”看着沉甸甸的豆荚,李艳华笑着说。
在她身后,金黄色的豆秧随风轻摆,又是一年收获季。
来源:中国妇女报官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