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金池
俗话说“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靠‘头羊’”。基层党组织如何发挥在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中的战斗堡垒和前沿阵地作用,党员干部怎样带领人民群众走出一条特色的产业振兴道路,这些是每个乡村谋划发展都绕不开的课题。
2022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75万元、集体积累23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7959元。这是海伦市东风镇仁东村通过创新党建引领,打造“特色型”经济交出的乡村振兴答卷。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是仁东村发展的一大特色。”海伦市东风镇党委书记金玉亮介绍,仁东村围绕“寒地黑土党旗红”和“先锋海伦”两个党建品牌,创新党建引领新模式,不断提升党支部的引带产业发展功能,增强便民服务群众新动力,打造集耕作采摘、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走出了一条带动农民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走进仁东村的现代农业园区,总面积3.9万平方米的土地被规划为多功能棚室区、虾蟹稻养殖区、寒地新型免烧温室反季草莓采摘区三个区域。在位于园区西部的多功能棚室区内,12栋钢骨架大棚“各司其职”,大棚中的香瓜、番茄、葡萄等让整个园区果香四溢。
金玉亮说,园区内的鲜果可供游客采摘,通过规划栽种不同种类、不同成熟期的水果,以此延长采摘时间,增加经济效益。为了能让游客在冰天雪地的寒冬时节采摘新鲜草莓,园区建起了寒地新型免烧温室。
“我们的寒地新型免烧温室不用一锹煤、不用一度电,完全靠太阳能提供给棚室草莓生长必须的光和热。”金玉亮带着记者在园区南部的寒地新型免烧温室体验了草莓采摘,可以想象在白雪皑皑的冬日来此的游客眼中,满是生机勃勃的鲜红与碧绿,会是多么让人惊叹和留恋。
今年,仁东村现代农业园区迎来了“升级迭代”,仁东村党支部书记曲伟君与村两委成员通过细致考察与讨论,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后,决定对园区进行改建,在棚室内养殖了小龙虾、河蟹、牛蛙,不仅具有观赏性而且具有娱乐性,垂钓收入预计年可实现12万元,养殖牛蛙120万尾,预计实现收入15万元,带动10户脱贫户在园区务工,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
“寒地新型免烧温室对于我们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经济增长点。”曲伟君介绍,2023年寒地新型免烧温室的草莓预计可实现经济效益36万元,为了进一步提升寒地新型免烧温室的经济效益,把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做强做大,仁东村将再建寒地新型免烧温室发展果类产业,种植樱桃等果树品种,带动更多脱困户务工实现增收。
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仁东村现代农业园区从破败泥泞的黑土中拔地而起,成为村集体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村民增收致富的理想园地。每每想起园区初建时的情形,金玉亮和曲伟君总是十分感慨。那时每天早上三四点钟,他们就会带着村民开工,与群众同吃饭、同劳动,村中党员干部身先士卒,不计回报地为村集体奉献。
乡村振兴,基层党员干部是中坚力量,他们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坐在办公室里看到的只是问题,到基层之后看到的全是办法。”
正确的思路引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的理念,做到心中有“谱”、手里有“招”。仁东村通过创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从“一处美”拓展成“一片美”,走在村里,处处弥漫田园的韵味,处处承载着收获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