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打造“北林香米”区域品牌实践探索之一
特约记者 蒋宝栋 全媒体记者 廉红 王宏妍 陈骁
编者按:
北林区深入实施国家优质粮食工程,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区域比较优势,着力优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依托“中国寒地香米之乡”,倾力打造最优、最绿、最香、最安全的“北林香米”这一区域品牌,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本报派记者深入北林香米主产区,采写了香米稻种研育、种植加工销售、品牌创建,以及当地党委政府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业者护航的实践,让“中国饭碗”装满更多优质粮,让北林香米为“中国粮食”成色更足增辉添彩系列报道。今天刊发第一篇——
寒地有香米,源渊在北林。24年前一粒香稻种的问世,拉开了中国寒地香米飘香的帷幕。
香米是一种具有特殊芳香的优质稻种,颗粒晶莹,透明如玉,营养丰富。史料记载,我国西汉时期已有香米种植,唐代武则天时期香米被列为贡米。如今,香米仍备受人们喜爱。
在今年的第二十三届哈洽会上,北林香米再受热捧,大获盛赞。“北林香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继中国粮食协会正式授予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中国寒地香米之乡”殊荣后,又实现了区域绿色农产品地标品牌零的突破。
寒地北林香米如何能在众多的国际国内香米品牌中争“香”媲美获得更多人的青睐?其比较优势何在?让我们走进北林,探寻寒地香米源。
盛夏,走进北林区河夹芯子水田种植示范区,放眼望去,满目绿稻仿佛绿色的海洋,苍穹之下,云映稻田,微风轻拂,碧波荡漾,不时送来阵阵清新的稻香。
在兴和朝鲜族乡稻作文化馆,记者看到三人锹、木臼等水稻耕作工具。讲解员介绍,朝鲜族是东北地区最早进行水稻种植的民族,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朝鲜族乡农民千里迢迢来到诺敏河畔定居,他们用黄牛开垦荒地,筑坝引水,在北林开始种植水稻,并辐射周边市县和乡镇,世事变迁,岁月更迭,水稻种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家三代在这嘎儿种香稻,都是呼兰河水自流灌,土质特别肥沃,是草炭土,对生产绿色有机米特别有好处,生产出来的米口感特别好,大米味道格外香。”双河镇杨树村54岁的村民丁会利这样说。嘉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品控部体系专员苏金雪按着闻、热品、凉尝等步骤试吃麒香苗稻香2号时记录的是:闻起来清香,口感软糯香甜,凉了吃不仅不回生,还依旧香甜。
好的生态环境是生产好米的基石。北林区位于松嫩平原腹地,处于寒地黑土核心区域,耕地土壤90%以上为营养丰富的黑土、黑钙土、草炭土。北林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4℃,积温2580℃,日照时数2766小时,无霜期129天左右,降水550毫米,昼夜温差大、降水集中,利于产出食味高、口感好的大米。呼兰河、诺敏河、克音河、泥河、泥尔根河、津河等6条大小河流贯穿全境,号称“六河九岸”。优良的生态条件,是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理想之地。
北林区双河镇西南村黑龙江正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内,鸭子全天放入稻田,利用鸭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在稻田的活动刺激水稻分蘖,达到中耕增氧的效果,同时,鸭粪成为高效有机肥料。“地力肥,比上化肥的地力还好”。总经理任秀波说。
2015年度-2017年度,北林区作为国家实施黑土保护工程第一批试点,承担国家农、财两部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连续在10万亩项目区耕地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工作,主要进行有机肥施用、秸秆粉碎翻压或旋地打浆还田、米豆轮作、加大土肥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等工作,以达到项目预期的三年目标。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连文介绍,经过黑土保护项目三年的整地、施有机肥、轮作等措施,项目区耕地地力等级提高了0.54个等级。此后,北林区一直坚持黑土地保护性耕种,确保香米生态环境友好。
种子是农业的芯,良种是北林香米“常”香的基础。一粒古老的稻种跨越数千年,在育种专家的手中被驯化,演变出万般模样,而寒地香稻的研育成功经历了15年。
“我就不信是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寒地黑土长不出优质香稻!”1984年,从双河镇中学教师岗位退休的苗永增,听说泰国、日本香米的价格是普通大米的4~5倍,于是萌生了寒地香稻育种梦。他每天在试验田里起早贪黑、做好记录、查阅资料、测温度,进行稻种间的杂交等,工作非常繁琐辛苦。历经风雨,好种育成。1999年,他首创育成了黑龙江省第1个香稻品种——“绥粳4号”获得省定推广。“绥粳4号”的问世,奠定了北林香米寒地香米始祖的地位,填补了世界高纬度没有香米的空白并成为世界上纬度最高的香粳稻品种。
苗永增的二儿子、苗氏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苗锡宁说:“一个水稻品种的研育至少要10多年的时间,过程很艰难,配杂交组合时,从源头上用抗性、米质和生长性状俱佳的做组合,要在它们分离变异的成百上千样后代中优中选优。”
苗锡宁介绍,绥粳4号是一个组合杂交育成的香稻品种,研育过程,非常艰辛。苗永增将从湖南莲源地区水稻所引进的籼稻类型的早熟香稻品种莲香1号作为母本和原合江水稻所袁隆平杂交水稻课题组的籼稻与粳稻之间的一个恢复系作为父本,杂交成功有香味的杂交的亲本作为母本,采用本地的品种合江14与陕西的黑稻杂交成功的一个杂交株作为父本再次组合培育,历时15年的组合杂交,无数次试验,培育成功集黑稻之营养、糯稻之口感、本地稻之抗性和适应性于一体的优质香稻品种,具有香味特色、米质优、粒型长、抗逆性强、产量好、适种区域广的香粳稻品种。
作为北林香米母本品种稻的“绥粳4号”,以其集香稻之天然香味、糯稻之上乘口感、黑稻之丰富营养、本地粳稻之优良抗性于一体,开拓出了在高纬度地带、寒地黑土区域育成香粳稻品种的创举。继绥粳4号后,20多年来,省内各科研单位及我区各个制种企业,以绥粳4号为亲本,相继育成了绥粳18、苗稻2号、稻花香2号等近百个香稻品种,构成了一个承前继后、引领未来的香稻品种大家族,育种基地发展到15万亩以上,在北林区及全省二三积温带推广种植香稻系列品种面积达1800万亩以上。
小小的种子连着“国之大者”,“中国饭碗”装“优质好粮”,源自北林有志气、有“芯”愿。绥粳4号成为黑龙江省香稻品种系列源头性的种质资源,省内各院校、科研单位及民营科研所、种业公司等纷纷以绥粳4号为亲本,相继又育成了诸多各具特性的香稻新品种,形成了香稻品种的大家族。这个香味,给黑龙江的大米平添了一个鲜明的特色,增加了卖点,提高了大米的价格,为全省稻作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苗永增亲手培育出经国家审定的香稻品种5个,树立了这位矢志不渝、倾注毕生心血研育寒地香稻品种的老人在育种界的地位,被誉为中国“寒地香稻之父”。
兴和朝鲜族乡的稻田旁,黑龙江秋慧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车载大屏幕上,清晰地锁定成虫、幼虫和虫卵所在的区域,精准地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还可以根据作物的长势,进行精准变量施肥,这是当地今年新应用的多光谱和热成像技术。随着一台台无人机的起飞作业,连接的大屏幕上就可以判断出无人机作业的参数,进行数字化的监管。“通过现代化农业技术应用,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有力保障了农作物健壮生长,在源头上提升了‘北林香米’品质。”总监刘秀峰介绍。
有力的措施保障是北林香米品质的“护身符”。北林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李连文说,作为国家级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和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北林区专注于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良人,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重点推广水稻智能催芽、旱育稀植、生物防控和节水灌溉技术,以及数字农业,为“北林香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该区以发展科技农业、质量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为主攻,大面积“香米”系列口感好、食味值高在83以上的长粒香优质品种,全区种植面积达到了100%。全区已打造了3个高标准水稻科技园区,国家级区域性水稻良种繁育基地面积发展到17万亩,建设了嘉禾、正大、稻米香、盛昌、嘉香米业等5个水田数字化示范基地。全区绿色食品水稻面积发展到50万亩,嘉禾、正大米业绿色定制面积发展到5200亩。全区38家绿色食品企业全部与国家和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实现衔接。
我们欣喜地看到,多年来,北林区倾力打造最优、最绿、最香、最安全的北林香米,在全国各大展会上力拔头筹,屡获大奖,“香”飘大江南北。
一方肥沃黑土地,温床般孕育着北林香米。
一颗绝世香稻种,播洒丰收丰产“芯”愿。
“六良”筑起“新动能”,为北林香米保驾护航、提质增效。
走在田埂上,北林香米味飘香,沁人心脾,农人们在“稻花香里说丰年”,让“中国饭碗”装的“绥化好粮”更多更满,成色更足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