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财源 特约记者 蒋宝栋 全媒体记者 宋博文
多年来,北林突出数字农业发展方向,完善数字农业产业体系,培育壮大农业数字经济,通过实施创建基地、整合数据、搭建平台、拓展服务、数字支撑的有效措施,全区数字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
让农业更具“智慧”
温度22℃、湿度67RH、光照强度20605LX、电导率1165、土壤PH7.0、氮磷钾含量……在盛昌种业可视化大屏监管平台上,通过田间的监控设备,实时掌握着秧苗的生长情况、土壤内元素含量、空气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含量等数据,也可提前预判秧苗病虫草害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精准防控。
盛昌种业通过与联通公司的合作,将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知识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让数据发挥价值,让决策更科学,形成农业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化服务的全新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精细化、高效化与绿色有机化,保障农产品安全、农业竞争力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如今,工作人员可通过监管平台,便可科学制定田间管理方案,极大限度地提升了管理能效,实现了农业精细化管理。
智慧农业的建设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真正地实现了科技对农业的贡献,在保持水土平衡,调节气候,改善地理环境,促进生态平衡方面也发挥重大作用。据介绍,盛昌种业将继续深化科技与农业的融合,建设智能温室大棚和智能催芽车间,自动管理调节适用于农作物生长的温度和湿度,让农业更具“智慧”。
无人机成了好帮手
“我们运用的是多光谱成像航拍技术,就像人用医疗器械体检一样,精准成像。”在秋慧丰农业服务公司的智慧农业平台上,从多光谱航测无人机拍照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现在的水稻长势比较喜人。据介绍,这是通过光的反射折射原理,可反映出农作物的长势,而且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会生成精准的“处方图”。在水稻种植初期,该公司就用该系统及时发现部分地块长有杂草,针对草害位置、面积定量施药,达到节本增效的效果,避免大面积施药。
今年兴和朝鲜族乡与秋慧丰在乡里建立了农业植保监测站,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化、地面监测系统相结合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手段,实现了灾害监测预警、病虫害监测、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实现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数字化。
该公司还建立140个无人机服务站,充分发挥无人机航化作业喷施农药雾化好、吸收好,农药利用率高的优势,对水稻进行飞机航化服务业喷施农药,达到了省药、省时、省水的“一喷三省”效果,可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10%,也减少了农药对人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作业效率是传统人工的60倍。
全方位实现智慧北林
在津河镇,一台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正运行着,它利用监测终端、无线通讯、Web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疫病知识、防治建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现代化通讯技术和计算网络机技术进行信息收集与综合分析,能够对监测地的马铃薯晚疫病信息进行实时监测、预警、诊断及科学防控。该系统针对各监测点的气象数据自动收集、采用比利时预警模型自动分析,实时提供马铃薯晚疫病侵染分析。
在太平川,也有物联网虫情性诱测报系统、自动虫情测报灯等设备运行着,如今的北林已有效地将科技手段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中打造了7个省级科技园区,创建了10万亩玉米优质高产、10万亩水稻绿色高质高效、10万亩大豆非转基因高产专供“三条示范带”,集成推广水稻智能催芽、工厂化育秧、无人机施肥、田间物联网及玉米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大垄双行栽培、免耕播种、无人机植保作业等新技术、新模式,用科技的高标准保障粮食的高产出。
目前,北林区已建有农业大数据平台3个,田间电子监测设备10台套,无人机服务站140个,益农信息社171个,电商商城1个。同时,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智慧农业监测平台建设、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实现智慧北林的远景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