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海伦:一个被教育叫响的小城

来源:绥化日报 2022-09-20 字体:

文/张晓琳 董新英 摄/杨志鹏

  8月16日,海伦火车站。

  从海伦到北京要坐22个小时的火车。

  这是18岁的郭站安第一次到北京,他怀抱的书包里装着病中妈妈塞的面包和3个苹果,还揣着校长发起募捐的2万多元钱,“沉甸甸的。”他说。

  站安考的是清华大学。他也是今年海伦一中里考进北京的5人之一。

  海伦这个黑龙江的脱贫摘帽县,如何能在教育上这么扬眉吐气?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必由之路,再穷不能穷教育,海伦80万人口,老百姓把最优秀的孩子交给你,要把教育立起来,为老百姓办点实实在在的事,这是海伦市委一以贯之的理念。

治乱

  海伦一中始建于1924年,有过辉煌的革命历史。但近年出现了质量下滑、社会认可度不高、优生外流的局面。2018年开学季,学校录取的前300名学生中,就有146名学生外流到省内外其他学校。

  市委点将时任第七中学校长的王晓平:“教育和卫生是海伦最大的民生。咱得为老百姓干点事,你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你怕啥?”

  学生在走廊里搂搂抱抱竟没人管,手机从东走到西,能收走一大把……这就是初到一中时王晓平看到的乱象。

  海伦一中第二十届春季体育运动大会学生拔河比赛。

  经过19天摸底调研,学校确定了推动一中进入全省市县级高中最前列的前进目标,聚焦教学质量提升关键环节,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整章建制。

  邀请同济大学、吉林大学等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借智、借力、借势,近两年先后组织200余人次教师赴哈尔滨、石家庄、衡水等地名校学习。

  结合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进程,每年举办教师业务考试、说课大赛等“四项常规赛事”,实施名优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优质课、新入职教师汇报课“三项工程”,打造教师“成长共同体”。年轻教师匡野说:“学校推进的主备课制,凝聚集体的智慧,对我们年轻教师提高业务水平非常有效。”

  海伦一中第十九届校园艺术节期间,学生表演话剧《中国青年》。

  书香校园、文化校园让学生们看到了在课本之外广阔的世界。学生金美初说:“我们都喜欢参加校园艺术节和体育节。”疫情期间,依托“长风社”学生社团,开展了线上读书会、文学讲座和时评大赛等活动,长风社团的“话剧社”“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的话剧公演,在全校引起极大震动,更成为延续“红色基因”的生动载体。

培根

  县域高中寄托着学生和家长对于教育改变命运的美好期盼,办好家门口的学校,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年重本率、普本率均提升20个百分点以上,12名同学考入清华北大。三年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超过了学校过去20年考入清华北大人数的总和。这样的成绩,放在省市级城市的优质学校尚属正常,放在一所县城中学,即便有国家贫困县优惠录取政策,仍不得不让人感觉非同寻常。

  翻阅近年学校的发展历程,海伦市委、市政府把教育发展列为海伦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今年上半年书记、市长亲自到一中检查、走访就达6次。大到旧楼改造,小到师生用的口罩,都是现场解决,无一例外。最近半年来,海伦市委、市政府为一中投入760余万元,用于学校宿舍楼回购、绩效工资发放等学校发展项目。

  2022年高考,有120余名学生考入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吉林大学等985、211类全国著名高校,其中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有9名。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得到了省教育厅的关注。今年6月,经绥化市教育局推荐,海伦一中被省教育厅遴选为全省四所教育部部属高校托管帮扶项目学校之一。

点燃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学生们三年的高中生活,深深体会了严和爱的辩证法。学校组建了待进生转化班,选调优秀教师义务为待进生补课,给每个考上一中的孩子创造考上本科以上院校的机会和可能。

  学生在校园科技节上试射自制火箭。

  宋东洋还记得高二晚自习,按照校规,晚上是不允许研究讨论的,学生们兴奋地传阅着一份手写的小说,结果被巡班校长王晓平发现:“谁写的?”宋东洋慌了,心想:“完了!肯定要狠收拾我了。”王校长扫了几眼后说:“写的不错!你有这个潜质……”今年,宋东阳考上了清华大学,说起高二的手稿历险记,他腼腆地笑了:“文学是我的一个爱好,校长没有贬低我讽刺我,这点燃了我心里更大的梦想,我的志向在于搞科研,科技报国更有力量。”

  吴连超家在红光农垦社区,从小没了父亲,家庭困难,一场大火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临近新年,也正是吴连超高三复习最紧张的阶段。班主任慢慢渗透给他这一消息,安排同龄人安抚他,帮他走出心结,迎接生活与学习的双重挑战。吴连超最终被北京大学录取,实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承诺。

  “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就看你怎么启发他们。当老师的责任大!考出去的不一定回咱这小地方,咱是给国家培养人才,得让他们有家国情怀,不能就想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离开校园,学生们还记着校长常说的话。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