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笃行致远桃李梦 不负芳华使命情

来源:绥化日报 2022-09-07 字体:

  ——记安达市田家炳高级中学英语教师于丽宏

全媒体记者 宋一枫 

       新学期伊始,疫情突发。安达市田家炳高级中学高三复习备考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晨读、线上课、辅导、批改、谈心……在高三二班在班主任于丽宏的精心陪伴管理下,每个学生都充满自信,为了心中的理想在努力拼搏。

  得英才而育之,不亦乐乎;得良师而教之,不亦幸乎。1998年,风华正茂的于丽宏走上安达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的讲台,成为一名英语教师。二十四年来,于丽宏以德高而丰的修为启迪学生,以才高而深的学识滋养学生,成为学生竞逐前行的引路人。

  作为一名教师,于丽宏爱岗敬业,忘我付出,于丽宏以师德魅力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及家长的信任和同行的钦佩。为了工作,她常常不顾身体的不适与伤痛。2019年9月,因为一次意外,于丽宏左手臂不幸骨折,经过简单处理后,就打着石膏坚持到校给学生上课。2020年秋季刚开学,她突发疾病昏迷,被送医急救,后转省医院手术。医嘱术后应休息一个月才能上班,但她仅休息一周,就迫不及待地返回工作岗位。学生们在日记里写道:于老师太坚强了,她的手在颤抖,额头渗出滴滴汗珠,带病给我们上课,好感动,谢谢老师无私的爱,我一定加倍努力学习,回报师恩……

  “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作为一名班主任,于丽宏爱字当先,宽严相济,真情感化,以理服人。她坚持育人为本,深入研究教育规律和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尊重学生人格,关爱每一名学生。她格外关注住宿生,学生生病了,她陪着去医院检查,垫付医药费;节日里,不忘给住宿生带香甜的月饼、粽子,为孩子们送去关爱。

  2017届毕业生张强,父亲去世,妈妈卧病在床,家境拮据。上学期间,于老师经常给他买水买饭,鼓励他要用知识改变命运。张强发奋学习,考上了理想大学,却因学费不够而想辍学。于老师了解情况后,鼓励他要乐观坚强,对生活充满希望,并为他凑齐了学费,鼓励他勤工俭学……现在张强已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提起自己的恩师,张强满是感激之情。在于丽宏的关爱下,不知改变了多少特殊家庭孩子的命运。

  头雁领其航,扬帆共成长。作为教研组长,于丽宏科学规划学科教学,确定学科教学方向,把握高考动向。她严谨治学,积极参加课程改革。参与听课评课,抓好团队建设、资源共享和智慧共享,组织新老教师的经验交流,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指导的青年教师刘旭红在国家级说课大赛中获特等奖,学生在全国高中生英语翻译大赛中获一等奖,她本人也先后两次评为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有了好的领路人,组内的教研氛围异常的浓厚,教师们格外的活跃,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她所带领的外语组被评为先进教研组。

  教研做示范,科研敢争先。于丽宏十分注重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她经常举行学法讲座、制作课件,写科研论文。在第十三届全国高中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优秀课例国家级一等奖,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所主持课题“课改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获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

  教师的榜样对学生是无声的教育和有力的鞭策。于丽宏还是一位好警嫂、好妈妈,平时她承担了更多的重担。2021年,女儿初四中考,她每晚都要陪孩子学习到半夜十二点多,而早晨六点半要赶到学校陪学生上早自习,她五点多就从家出发上班,每天仅睡五个多小时。中考前,女儿发烧三十九度多,满嘴大泡,她却无法选择陪伴,因为班级还有更多的孩子在等她。舍小家顾大家,已成为于丽宏融入血液的信念。

  笃行致远桃李梦,不负芳华使命情。省级师德先进个人、省英语学科“骨干教师”、地级英语学科“教学能手”、全市优秀教师、政府嘉奖……一路走来,于丽宏荣誉多多,收获满满。于丽宏相信,践行爱心教育,终会桃李满园。


编辑:王烈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