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东北乡土民俗
宋杰《旧民俗闪耀在新时代》文集出版
东北网绥化9月1日讯 ( 段金林 庄义彬 ) 庆安县退休老干部宋杰经过深入挖掘和收集,把东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乡土民俗,结集成《旧民俗闪耀在新时代》文集,经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研究会审核编辑,已由华夏文学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绥化日报社社长宋心海作序推荐。
这本文集把东北地区一百个有价值又常见的乡土民俗结成集锦,全书共分为十一章,划分三个单元,分为节日类、生活类、怪异类。对每个民俗的产生、发展及影响只做简单交待,重点讲述在新时代产生的社会价值,极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民俗千古传承,成为中华民族的根脉和灵魂,像一条情感纽带,连接了历史和现实,带给人们心灵润泽、观念认同,成为召唤文化回归的源头,凝聚情感的粘合剂。正因为民俗充盈着大众思想共鸣和观念共融,作者采取讲故事的形式,突出讲述情感,把情感作为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通过细节描写、情节设置、人物刻画,立体展现民俗蕴含的情感,让人体验到民俗是由情感蓄势而发,黑土奔涌而出。
作者在深度挖掘传统民俗的基础上,极力找到蕴含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打造民俗的新载体,让传统民俗焕发新光彩,使传统民俗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也“潮”起来。在传统底色上描绘现代色彩,成为此书的一大亮点。例如《过年》一章中,作者浓墨重彩地书写了年俗所营造的浓厚年味,接着又精彩纷呈地描绘了新年俗呈现的景象,“院落年画展”“集体大拜年”“打工恳谈会”“网上抢红包”等共同烹制的新年俗,既有文化的张力,又有时代的活力,让人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民俗是文化魂宝,也是自然珍宝,在保护生态文明上有着独特作用。本书着重描述了人们在传承民俗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开展的种种活动,“文化街的保护”“旅游区的开发”“舌尖上的更新”“古城墙的修缮”,全方位展现了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独出心裁,标新立异,让人们看到老民俗在新时代绽放的光彩。
进入网络时代,人们对民俗发生误解,似乎古老民俗难以在新时代发挥效能。本书详细讲述了各地探索出的新民俗载体,“电子祝福不减真情”“礼尚‘网’来刷新生活”“短信聊天照常温暖”“视频拜年充满亲情”。网络参与民俗,改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仍是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