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梅 马明超
“自从咱妇联建了妇女之家,就感觉像有了主心骨,遇事有去处、心灵有归处。”海伦市民乐社区居民刘丹感慨地说。
为了更好地凝聚妇女、服务妇女,近年来,海伦市妇联扎实推进“妇女之家”活动阵地创建,注重将建“家”与管“家”、用“家”相结合,彰显了妇联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新作为。目前,全市共创建“妇女之家”299个,“妇女之家”示范点100个,实现了乡镇村、街道社区全覆盖。
依靠党建引带妇建,夯实建“家”之基
海伦市妇联主动争取当地党政部门的支持,在“妇女之家”阵地建设上主动跟进。整合资源,依托活动室、农家书屋等阵地创办“妇女之家”活动场所,制定完善“妇女之家”管理制度,统一软硬件建家标准。抓住村级换届契机,把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妇女选配到村妇联主席岗位,把女能人、女致富带头人、女大学生村官吸纳到“妇女之家”。建立了妇女骨干队伍、巾帼志愿者队伍和巾帼文艺宣传员队伍“三支队伍”。雷炎街道民乐社区妇女之家拥有300多平方米室内办公场所和妇女活动中心,其中有妇女之家办公室及直播室、妇女议事厅、阅览室、婚姻家庭调解室、妇女活动室、大讲堂,配备了电脑、桌椅、档案柜、照相机、复印机等办公设施和培训桌椅、投影仪、直播设备等设施。
同时,积极争取省妇联妇女工作专项经费推进省级标准化妇女之家建设。截至目前,共争取省级标准化妇女之家工作经费65万元,扶持23个乡镇妇女之家、2个街道妇女之家、32个村妇女之家、5个社区妇女之家和1个高标准社区妇女之家。
依托项目活化载体,整合固“家”之本
打造特色产业之“家”。在“妇女之家”设立创业就业指导站,开展特色产业技能培训及指导,带动妇女创业就业。共合镇保安村“妇女之家”引带作用发挥突出,把扶持妇女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自身的兴“家”之本,“妇女之家”管家村妇联主席赵春媛,借助共合镇菇娘种植专业镇的资源优势,组建了赵春媛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15名妇女每年种植菇娘面积达到400亩以上,户均年增收15万元左右,带动周边120多名妇女从事移栽、除草、采摘等工作,年均增收1.4万元以上。
打造科技培训之“家”。以“妇女之家”为阵地,以农家女大讲堂为载体,组织妇女开展种植养殖等培训活动,带动妇女依靠科技致富兴家。海兴镇丽联大鹅养殖专业合作社联社成立“妇女之家”以来,管家毕秀丽积极发挥引带作用,引进和孵化适合本地饲养的“三花”和“霍尔多巴吉”品种鹅雏,每年都聘请省内外知名养鹅技术专家,为有养殖需求的妇女及家庭讲解科学饲养和防病技术,提升鹅雏抗病能力。
打造温情关爱之“家”。依托“妇女之家”平台,开展创业培训、普法宣传、调处矛盾等功能服务,为辖区妇女群众撑起一片天。民乐社区高标准妇女之家落成之后,不断创新创建模式,丰富服务内涵,开通了民乐社区“妇女之家”直播间,开辟“线上+线下”共建模式,截至目前,开展讲好最美妇联人故事、《民法典》解读、家风家教知识传播、剪纸培训、月嫂家政培训等直播90多场次,一批妇联干部从幕后走上台前,拉近了服务妇女群众的距离。
打造帮扶助困之“家”。三叶草爱心公益协会“妇女之家”,凝聚了96名巾帼志愿者,在协会党支部及妇委会的带动下,两年多来,利用节日节点,组织和参与巾帼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为46户贫困家庭及受灾家庭送去米面粮油、水果蔬菜、药品、燃煤以及慰问金等总额13.5万元以及价值16万元的衣物8000多件。
创新模式力促发展,彰显强“家”之效
与示范点创建相结合。依托巾帼示范村(社区)确立了100个标准化“妇女之家”示范点,统一了创建流程和工作标准。东风镇仁东村是巾帼生态小菜园示范村,妇女之家管家、村妇联主席组织带动本村189户从事农户参与巾帼小菜园区建设,栽种黄瓜、甘蓝、甜菇娘、西红柿等新鲜绿色无公害有机果蔬,种植面积达150亩。
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在乡村妇联组织中运用“妇联+妇女之家”模式,在“四新”组织中推进建立“公司+妇女之家”模式、“协会+妇女之家”、“巾帼合作组织+妇女之家”模式,“巾帼志愿者+妇女之家”模式等,把妇联基层组织建成服务功能齐全的各类妇女之家,把妇女工作有效覆盖到不同层次的妇女群体中。海伦市向秋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全国巾帼扶贫示范基地,2020年创建妇女之家后,管家高向秋与妇女联系的更紧密了,她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吸纳贫困妇女入股,优先安排贫困妇女务工,实现年人均增收1.2万元。
与拓展平台相结合。不断拓展“妇女之家”宣传教育、知识传播、服务合作、维权维稳、社会管理、文化娱乐、和谐发展的平台,真正发挥“家”聚人心、“家”得人心、“家”暖人心的作用。扎音河乡录丰村“妇女之家”组建秧歌队,一年四季在休闲广场扭秧歌,带动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今年“七一”还组织开展了“巾帼心向党喜迎二十大”秧歌汇演。民乐社区妇女之家管家、社区书记罗雪璐带领社区志愿者在端午节包粽子,为社区困难家庭送温暖。
“今后,海伦市妇联将不断深化改革,推进破难行动,把妇女之家建设向新业态、新就业领域延伸,让各行各业的妇女都融入“温暖之家”的建设中,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海伦市妇联主席安雪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