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经济

肇东 棚室种植四季“进财”

来源:绥化日报 2022-04-07 字体:

  东北网绥化4月7日讯 ( 特约记者 霍永祥 ) 这几天,肇东市肇东镇展望村蔬菜种植户董景玲忙着将移栽30多天、在温室长大的芽葱拔起来,去掉泥土、乱叶等杂质,准备送到菜店实现净菜销售。翠绿的葱叶、挺拔的葱白,特别引人喜爱,董景玲用芽葱在日光温室种出了“葱”满前景的幸福生活。“别看这一小捆芽葱不起眼,‘身价’十一二元钱,效益是露天大葱的几倍,特别抢手还供不应求。”董景玲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董景玲借助季节转换的时机,巧打时间差,抓住开春温室阳光足,室外刚开始逐层解冻的时机,把存储的干葱栽进温室,让她提前享受到“秋收”的硕果。

  眼下,肇东市昌五镇昌盛村生态农业产业园区的蔬菜大棚里也“春光无限”。一栋栋排列整齐的蔬菜大棚在阳光下泛着层层银色“涟漪”,棚内人影来回走动,他们正在为冷棚提高地面温度,进行覆膜、盖土,让香瓜的生长赢在起跑线上。“我们现在已经开始首批香瓜苗移栽,就是把育秧棚的香瓜苗移栽到冷棚内进行定植,这批香瓜大概在5月下旬上市销售,每斤售价预计20多元钱。”园区负责人马洪波信心满满地说,现在移栽的是订单香瓜,新品种产量高、质量有保障。村民崔双兴忙个不停。冷棚内覆盖地膜在有效提高土壤温度的同时,也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待瓜苗正式移栽时,可以保证棚室内的潮湿度,易于瓜苗生长,相当于给幼嫩的瓜苗搭建一个“温暖的家”。

  据了解,随着园区积极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方式,开展集约化、规模化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等绿色技术广泛运用,采取错峰种植、分阶段上市的销售方式,香瓜种植大棚由去年的80栋增加到今年的120栋,用最好的技术种出“瓜样”致富路。

  技术升级、“慧”种地,让肇东市五站镇东安村蔬菜种植大户孙忠仁瞄准控根技术快速培育秧苗,把“优势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

  “快进育苗温室去看看,我里面有不少‘宝贝’呢!”掀开厚厚的棉门帘,一股温热的气流迎面扑来,满满当当的苗盘一一呈现在眼前,辣椒、茄子、豆角等品种蔬菜秧苗“齐聚一堂”青翠欲滴,充满勃勃生机。“这些都是控根技术快速培育的秧苗,根系比常规育苗总根量能增加三四十倍,为幼苗发育和移栽后生长创造了优越条件。”东安村农民孙忠仁介绍:“有这么多好政策,有新技术助力,比每年多收入三五万元钱。”今年,孙忠仁种植12个棚,每个棚一亩地,准备在4月10日前把采用了控根技术快速培育的秧苗,分批次进棚栽到地里,挑上“金扁担”。

  据了解,通过控根快速育苗技术培育的秧苗不仅移栽成活率高,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又有技术优势。在满足自身用苗的同时,孙忠仁还通过推广集约化育苗技术、建设标准化育苗大棚等措施,为周边乡镇的蔬菜种植户提供各种秧苗,带动更多村民规模化种植蔬菜。

  近年来,东安村依托地域、交通、人文等优势,通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走产业化、特色化发展道路,确保农产品由“种的好”持续向“卖得好”转变,促进农民不断增收致富。目前,东安村有温室60栋、大棚300多栋,以种植高品质蔬菜为主,依托“合作社+订单”的模式,供应哈市及周边市场,实现了规模和效益双提升。

  近年来,肇东市围绕特色蔬菜产业链,坚持有机、绿色、无公害发展方向,聚焦建链强链延链补链,加快推进蔬菜产业区域化布局,通过政策、技术、资金等措施,加快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并根据区域特色、作物品种结构和市场消费需求,充分利用时间差、季节差、品种结构差,形成了冬季以标准日光温室生产为主,春秋以大小双膜拱棚生产为补充的“周年生产、均衡供应”生产模式,既实现了差异化生产,错峰上市,又最大化实现增收增效,更成为全省重要设施蔬菜生产基地。目前,肇东市轮换种植棚室叶类、果类等蔬菜大棚发展到9825个、日光温室发展到2310个,在保障“菜篮子”供应稳定的同时,新模式又带来“一棚多收”,棚室经济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