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明
“吊水壶”不是壶,准确说来应属一段界河,虽然地图上鲜见名字,但在黑龙江省东宁市大肚川镇亮子川屯中俄边境线上,它因特殊地理位置和旖旎风光远近闻名。从大肚川镇二黑顶子山驱车崎岖行进14公里,就到了亮子川屯一处边境线旁,过了这里,车行无路,需步行前往目的地。
盛夏时节,草木葳蕤,我们沿山脚一条勉强算得上路的小道艰辛穿行。正午的阳光慵懒穿过繁密树梢,将斑驳光亮洒落在灌木丛中,定格在嫩绿草叶上。行进间,随处可见不知名的野花毫无章法地绽放在林中,透出沁脾幽香,空气中处处弥漫着阳光味道和草木芬芳。微风拂过,啁啾鸟儿在脚步声中呼啦啦掠空飞走,胆小的蚂蚱则躲在远处草丛中,用后腿摩擦翅膀发出沙沙声,奏出一首和谐森林交响曲。
小路极窄,我们排成“一”字型鱼贯而行,蛛网扑面,且不时有倒木横在脚下,但听着耳边越来越近的潺潺水声,焦躁的心终于慢慢平静下来。
二十多分钟后,拐过一块巨石,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两排连绵的山峦由远及近对向而立,又相看两不厌地奔向远方,莽苍苍的山上,怪石嶙峋、松柏参天,山间一条河流蜿蜒穿行,清澈碧透,叮咚作响,远远望去,如一带寒烟自山谷间潇洒飘来,正应了那句“背云冲石出深山,浅碧冷冷一带寒。”
河面不“肥”,最宽不过六七米;水线不“高”,深处没腰浅处及膝。清澈见底的河水,历经岁月洗礼,质朴敦厚,不疾不徐地缓缓流淌,平淡无奇中,有密布的石丛为它增添无穷韵味。这些石头,大小不一,高低不同,宽的如一张桌子,高的顶得上半人高。
夏日的阳光,是个神奇魔法师,它温柔地倾泻在每块石头上,泛起很白的光亮,却丝毫不让人觉得晃眼。于是,因了阳光的陪伴,静默的石头也好像富有了生命力,活灵活现地展现人们眼前。它们偎依在河水怀抱中,似神龟,像鲸鱼,如河马。一会像鱼鳞一样密密排在一起,一会又似受到惊吓般三五成群分散开来,各具特色,千姿百态。有的石头形像水牛,体型庞大,却顽皮地藏在水中不露头;有的石头像极了穿山甲,身子被水淹没一半,却仍然气定神闲岿然不动;还有的宛如胆小蜥蜴,警惕地躲在一边探头观望,好像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飞奔而去。
石的多变,也让河水变得情绪化。它从远山奔来时缓慢恬静,到了近处遇到石丛,一下子就变得桀骜不驯起来,粗暴狂野地连续冲击着一块又一块石头,浪花飞溅,激起团团水雾,却无法对石头造成伤害,心怀不甘地绕过石丛纠缠后才再次变得温柔起来,打着旋静默流向远方。
这个美景打卡地,就是“吊水壶”中的“一吊”。“吊水壶”的名字,最早是几户村民叫出来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八名村民从山东来到亮子川屯开荒谋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老八户”,由于物质生活匮乏,他们经常到河里捕捞细鳞、滩头、大马哈鱼改善生活,时间久了,看着湍流冲击石头形成瀑布酷似水壶倒水,于是起名“吊水壶”,慢慢地,这个名字就流传了下来。“老八户”中唯一健在的赵大爷说,因为落差不够,“吊水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瀑布,而是因为远望流水连续几十米冲击石头激起的水花很像瀑布。这样的地方共有三处,村民们按照水流方向分别叫做“一吊”“二吊”“三吊”,每“吊”距离约1公里,相隔也大约1公里。
“吊水壶”的地域重要性,远超秀美风光。同行的大肚川边境派出所教导员介绍,“吊水壶”其实是中俄国界河“瑚布图河”的一段,河水中心线就是两国水界。在流经亮子川屯后,“瑚布图河”将自南向北流入三岔口镇汇入绥芬河,接着东出俄罗斯,最后注入日本海。
拥纳“吊水壶”的“瑚布图河”,是条不平静的河。站在河边,不知不觉中会感觉有历史沧桑迎面吹来。“瑚布图河”在满语中是“流淌沙金的河”之意,在历史长河中,它一直属于中国,由于晚清政府无能才使中国失去过它,直到1993年中俄两国重新勘定东部边界后,才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关于这条为边民带来富庶的河流,有一个传说。当年,沙俄侵扰我国边境并伤害“瑚布图河”畔百姓,清政府因不想与沙俄发生正面冲突而禁止官兵战斗,一位驻守这里的军官愤怒摘掉头顶乌纱帽丢进“瑚布图河”,带领士兵和乡亲们与沙俄士兵进行战斗,最终壮烈牺牲。
我们不是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只是生活在和平的国度。如今,历史硝烟渐渐散去,在“瑚布图河”的奔腾不息的流淌中,驻守这里的移民管理警察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在艰苦的戍边生活中甘做一名最平凡守护者。于是,站在“吊水壶”畔,我倾听着他们的戍边故事,走进他们界河水一般的纯澈内心。
为了打造平安边境,从大肚川边境派出所成立那天起,几代民警和护边员就牢牢“钉”在这里,守土尽责,勇毅前行。一位民警从警校毕业被分配到大肚川边境派出所,25年如一日坚守大山深处,伴着“吊水壶”的潺潺流水守护界河安全,从“小王”变成“老王”的这些年,每年寒暑他都会定期到界河边驻点执勤,巡逻踏查、宣传边境法规、走访边民。一段时间没去河边,就会觉得心里缺点什么。“护边就是护国,护国就是护家。巡边不分节假日,过年一样出任务。”一位护边员在虎年春节前手臂受伤,折了7根筋、断了2条血管和1条神经,手术后仍然坚守护边岗位;一位护边员一边照顾年迈多病的母亲,一边坚持执勤值守,从不空岗、迟到。在“吊水壶”的见证下,派出所民警和护边员胸怀“国之大者”,把写满使命担当的家国情怀深深刻印在了风雪边关。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那次踏查以后,我再没去过亮子川屯,但“吊水壶”的潺潺河水却一直在我心中流淌,穿过历史,流经现在,奔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