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宋一枫
“高三那年,我们学习压力都很大。于老师教导我们不要轻言放弃,并陪伴我们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高中三年有此良师,足矣!”提到班主任老师于江,绥化一中2018届毕业生李武阳满是感激之情。
和李武阳一样,对于班主任老师于江,许多同学都心怀感激。即便进入大学校园,于江老师的谆谆教诲,依然成为他们逐梦前行的动力。
于江,绥化市第一中学物理教师。从教22年来,他默默奉献,踏实工作,敬业奉献,从不计较利益得失,用辛勤的汗水,哺育着莘莘学子,为祖国输送了一批批龙江英才。
于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升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他将多年的理论探索,用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他授课有方,轻松幽默的讲课风格和灵活多变的课堂内容,有效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注重因材施教提升学习效率。同时,作为科研处主任,于江主动对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寻找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0年以来,他连续担任普通班和奥赛班班主任。在他的精心辅导下,一大批学子在高考中取得骄人成绩,学生刘淞熙高考总分693分全省第12名、王越高考物理满分、朱治光全市第3名,刘淞熙、程祺贺等多名同学被清华、浙大、人大、北航、北师大、同济等诸多名校录取。2021年高考,学生牟阔以673分的好成绩,成功考取了浙江大学,他说自己的成功离不开亦师亦友的于江老师,他会永远感谢于老师的栽培与授业之恩。
于江积极发挥岗位作用,在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围绕新一轮课程改革,组织教师积极进行校级课题研究。先后参加“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十二五”国家级课题、国家级科研课题、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等近30项教学科研项目的申报、实施与结题工作;发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策略》《对新课程若干问题的探讨》《测定动摩擦因数的两种方法》等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绥化市优秀课题研究先进个人、公开课一等奖、课题研究成果优秀奖、科研成果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助力学校获得优秀实验学校称号。
22年的教育教学生涯及10年的中层管理经验,使于江更具责任与担当。2020年初,面对疫情的冲击,他不仅高质量完成了线上教学,并在封路期间去高速公路卡口接学生,确保学生安全。2021年1月,疫情再次来袭,他在坚持完成高三线上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同时,还主动担当值守任务,先后获全市“抗疫优秀教师”“疫情防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在生活中,于江为人和善,乐于奉献,和学生们相处融洽。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为学生辅导功课;每次考试于江都会和学生一起分析试卷,交流考试心得;在高三模拟考试期间,他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常常教育学生要“劳逸结合”,多出去运动,放松心情。他风趣幽默和蔼可亲的风格,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
作为班主任老师,于江还常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效解决。去年,他发现女生小王一段时间常闷闷不乐,成绩也不太理想。通过谈心,得知其父母经常争吵,让孩子烦躁不安,影响了学习状态。于江第一时间进行家访,通过沟通劝说,小王父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进行了改正。安下心来后,小王的成绩稳步提升,最后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小王感激地说:“如果没有于老师的帮助,我不可能在最后阶段安心学习,是于老师的细心和真诚改变了我,于老师真是我的恩师!”
于江的班级,学生们都能感受到一股暖流,如同和风细雨,浸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田。“遇到于老师这样负责任的班主任,是我们全班的幸运。”于江教过的每届学生都会送上如此的评价。
启智润心情未忘,唯愿桃李多栋梁。于江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好评与认可,连续13年年终考核优秀,多次获评市级模范教师、教育科研能手、优秀人才、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他兢兢业业、诲人不倦,为优秀教师作出了生动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