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双拥潮涌黑土地

来源:绥化日报 2021-12-02 字体:

双拥潮涌黑土地

——绥化市争创“双拥模范城”工作纪实

全媒体记者安雅心

6月16日,市委书记、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孙恒义到海伦市看望了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党员、老复员军人赵士芳。

7月29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孙飚走访慰问驻绥部队官兵。

9月9日,我市首家拥军优属广场正式在绥化万达挂牌,市双拥办与绥化万达广场签署社会化拥军协议。

绥化市表彰奖励最美退役军人“抗疫之星”。

6月30日上午,绥化市五粮液专卖店负责人来到绥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慰问退役老兵。

绥化武警支队战士参观绥化博物馆军事物品陈列区。

9月30日上午,我市在烈士陵园举行了烈士纪念日活动,深切悼念革命先烈。

驻绥部队执行任务和进行反恐救援训练。

驻绥部队执行任务和进行反恐救援训练。

驻绥部队执行任务和进行反恐救援训练。

绥化“双拥主题广场”

  5月26日,绥化市双拥办与黑龙江省康达医药连锁销售有限公司签署了绥化市社会化拥军合作协议。

  6月30日,七一建党百年之际,五粮液酒业为抗美援朝功勋老兵捐赠五粮液礼包及粮油物资。

  9月9日,绥化市双拥办与绥化万达广场签署社会化拥军协议,我市首家拥军优属广场正式挂牌。

  9月30日上午,绥化市在烈士陵园举行了烈士纪念日活动,深切悼念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

  国庆节后,万达影院邀请抗美援朝老战士和现役军人观看抗美援朝题材的爱国主义影片《长津湖》。

  ……

  2021年,一个个事件,一声声鼓点,擂动着我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的有力节奏,用实心办实事,用真心暖军心,社会化拥军路上,我市踏出了新的里程。

  强化领导双拥工作全覆盖

  喊得响,不如做得实。

  2021年是市委换届年,针对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调整变化多的实际,及时调整并扩充了双拥工作领导组织及成员单位。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书记孙恒义担任,副组长涵盖了市委、市政府及重要组成部门的主要领导,领导人数并由原来的8人扩充到11人。将原来的35个成员单位扩充至51个,涵盖了具有双拥任务职能的单位和部门。

  市委书记、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孙恒义上任不到一个月,就组织并召开了全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军地双拥专题会商会议,落实军地共建“双清单”制度的同时,明确了“创城”目标,要求对标对表。根据全省“双拥模范城(县)”创建要求,协调驻绥部队、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等多家部门,组织开展落实“创城”各项工作。

  克服“重评时,轻平时”,以考评促双拥,将双拥工作成果纳入对县处级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及市直各部门实绩考核范围。双拥工作纳入实绩考核全覆盖的实现,各部门双拥工作重视程度的提升达到了新高度,全市双拥工作的扎实推进,使双拥工作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提升。

  保障服务延伸政治优势

  11月13日,绥化就业大集举办金秋招聘月退役军人专场(线上线下)招聘会,有80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304个,参加求职人员600余人次,直接达成就业意向48人。

  这只是我市双拥服务的一个小镜头。

  肇始于延安时期的双拥运动,作为我党我军的政治优势,70多年来魅力不减、生机盎然,并且已从过去的“猪啊羊啊送给咱亲人解放军”,转变为“送技术”“送专长”“送服务”。

  全市建成并常态化运行市县乡村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1750个,全市已按全国示范型标准建成61个县乡级及服务300名退役军人以上的村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

  2021年以来,我市依托退役军人信息平台,建立对退役军人就业失业情况动态管理机制。利用线上线下招聘促进退役军人就业。组织我市48家企业提供2700个岗位参加了全省退役军人网上专场招聘周,与市直相关部门联合举办“战疫情、保复工、稳就业”线上系列招聘活动,积极参加就业大集活动,与青岛海信集团联系,专门为我市退役军人拿出300个岗位,到我市进行了专场招聘。组织我市78户企业参加了2020年黑龙江省退役军人网上金秋招聘月活动。共对781名2020秋季退役士兵组织开展了适应性培训,491人报名参加中短期技能培训。组织开展了全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参赛企业的选拨,明水县退役军人魏万宇的黑猪养殖项目在全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上获得现代农业组二等奖。

  坚决贯彻“阳光安置”原则,规范程序、严密手续、妥善安置、合理使用、人尽其才,做到安置工作不求人,坚持岗位计划、考核考试成绩、选岗程序“三公开”,做到退役军人、部队和接收单位“三满意”,圆满完成2020及2021年度移交安置任务。两年来,全市共接收军转干部5人,随调家属2人,符合安置条件的退役士兵132人,139人全部安置到位,安置率100%。

  优待褒扬推进拥军优属

  一直以来,我市把拥军优属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极大地激升了军人的荣誉感。

  重要时间点走访。在“八一”“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全市及各县(市、区)四个班子领导带头走访慰问部队及优抚对象,为驻绥部队官兵和退役老兵送上党委政府的深切关怀和温暖。

  大力开展社会化拥军。积极落实国家及省双拥办关于推进落实社会化拥军目标,让“军爱民、民拥军”蔚然成风。2021年4月市双拥办投入更多力量进行积极谋划,多次走进企业沟通洽谈,并先后与康达医药、融展汽车、苗旺达、博能汽车、绥化万达等企业签订了社会化拥军协议,企业积极开展社会化拥军活动,为退役军人及军属提供了购物、买药、购车、农资产品采购打折优惠,赠送军人专属礼包。目前,绥化市现有拥军企业42家,拥军社会组织7家,系列社会化拥军企业组织开展的活动,正在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全社会形成爱军拥军的浓厚氛围。

  强力推进政策拥军。落实《军人优待抚恤条例》,与绥化市唯一的公交企业——绥化祥和公交公司签署了委托服务合同,实现了面向全国范围的现役军人、残疾军人、以及老复员军人在内的群体,在绥化市区内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此项政策的落实,有效提升了现役军人及残疾军人的优待政策,使军人的社会尊崇感进一步提升。

  广泛宣传播撒“红色基因”

  绥化是一块红色沃土,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曾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和人物,健在的都已经90多岁高龄,有关部门采取抢救性措施,深入功勋老兵家中,倾听、记录他们的参战事迹,广泛报道和宣传。

  邀请功勋老兵进校园、进机关、进军营、进社区现身演讲,对学生、机关干部、现役军人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雄、尊重英雄、争做英雄的浓厚氛围。文旅、广电、报社等部门开展红色宣传和旅游,拍摄了“黑土地上党旗红”“重走抗联路”“大鹏小红走红色基地”“寻找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等系列节目和宣传片,为绥化赓续红色基因贡献力量。开展绥化市最美退役军人“抗疫之星”评选活动,激发退役军人“退伍不褪志,离军不离党”奉献社会的情怀。

  把绥化这座城市建设好,把绥化红色故事演绎好,前提是把老军人放在心上。于是,走访慰问、志愿活动在绥化大地上蔚然成风。在“八一”“春节”等时间节点,全市及各县(市、区)四个班子领导带头走访慰问部队及优抚对象,为驻绥部队官兵和退役老兵送上党委政府的深切关怀和温暖。为10个县(市、区)志愿者服务队授旗,推进各级退役军人“橄榄绿”志愿者服务队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1770支志愿服务队,已注册退役军人志愿服务者800余人,基本实现市、县、乡、村四级覆盖。疫情期间积极投身防控一线,极光新闻2次报道我市志愿服务活动。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组织化,到社会化。在我市,全社会被动员着,组织着,以拥军为荣,以崇军为上,服务退役军人,成了我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成长为我市社会化拥军的新品牌,特点鲜明,亮点频闪,军政军民团结一心争创双拥城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编辑:桑胜东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