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1月18日讯 (姜瑞 全媒体记者 许宏伟) “现在,喝水不用人挑,走路不脏鞋,办事不用跑,这些都离不开村干部的辛勤付出。”近日,明水县双兴镇双利村一名村民高兴地说。双利村通过村民点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百姓验单模式,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培育乡风文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浓厚氛围,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双利村通过聘请专业讲师、职业律师、种植养殖大户、创业能人等人群,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农业技术知识培训、致富交流、医养健康等各类宣讲,截至目前,共组织了20余次宣讲及培训活动,丰富了志愿实践活动形式,同时,组织村民志愿者进行“美化家园”行动,打扫房前屋后院落,营造美丽乡村。
双利村积极开展“两户四人”评选活动,评出上善文明户、致富奔康户;评出上善能人、上善贤人、上善好人、上善老人,引导群众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进一步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新风尚;同时,根据志愿服务活动参与次数、参与时长,评出“志愿服务优秀标兵”“志愿服务先进者”,引导村民“乐善好施”“乐于助人”品质,营造“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都是受益者”氛围,做实志愿服务实践站。
志愿服务站发挥志愿者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参与到疫情防控、环境整治等多项工作中来,对本村各项重点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志愿者与村民建立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管护机制,注重村屯绿化,村里成立了2个垃圾清运志愿者小分队,各屯都确定了垃圾堆放指定地点,每天按时把垃圾点的垃圾清运走并做好处理,实现乡村环境干净整洁。
利用节假日,积极开展庆祝活动。双利村充分利用本村的文化活动广场,组织成立双利村凤舞秧歌队、广场舞队等群众性组织,免费发放服装、器材等活动用品,把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必修课;投资35万元建设140平方米村级文化活动室,内设舞台、灯光、音响等设施,极大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播放红色影片,增强了党的凝聚力。
双利村依托温室大棚,种植牛奶香瓜、蜜蜂授粉草莓、大樱桃等特色果蔬,远近闻名,带动农户增收;以高元食品蒲公英加工项目为龙头,建设蒲公英种植基地,落地了蒲公英扶贫车间项目,志愿者带动农户参与生产加工,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以周起凤屯为节点,沿育战公路打造涵盖观光、采摘、娱乐、餐饮、民宿等多种元素的乡村旅游产业带,投资50万元建设了游客接待中心,已成为周边自驾游、亲子游的重要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