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晓琦,1973年生于甘肃镇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15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曾获《诗刊》《作品》等刊物全国诗歌大赛奖;第十届华文青年诗人奖;敦煌文艺奖;黄河文学奖等奖项。诗集《穿过黑夜的马灯》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08年参加诗刊社第24届“青春诗会”。
用天池之镜虚构
早晨,薄雾从青山和树木上垂下来
官鹅天池平静。我们
在这面清凉的镜子里
各自看到了孤单的自己
我们略微阴郁的目光
也同时看见了那对贴着水面飞行的鸟儿
可能是因为羡慕
也可能是湿凉
我们俩同时看见我们俩在靠近
天池依然平静
那两只水鸟依然贴着水面飞行
我们俩看见了我们俩
依偎着的身子弯曲
可能是因为镜子里起了风
我们的长发
被吹得纠缠在一起
那一刻,可能是因为鸟儿的翅膀
擦了一下水面
可能是因为
我们没有捂住心跳
天池的镜面开始晃动
漾起一圈又一圈羞涩的涟漪
再写多依河
又一次见面,些微忧伤的多依河瘦了一圈
流水清冽而舒缓,水声瘦了一圈
青山瘦了一圈
沿岸的老榕树瘦了一圈
缠绕着老榕树的青藤,傍着青藤的
小野花,都瘦了一圈
飘过头顶的云朵瘦了一圈
侧身经过的风撩起长发,力道瘦了一圈
老水车瘦了一圈
竹排静静靠着旧渡口,骨头瘦了一圈
戏水的少年银白,脸上的青涩瘦了一圈
歌谣里的光阴也随之瘦了一圈
还有呢?卖芭蕉芋凉粉的老人
倚着石堤
他佝偻、矮小,暗灰色的暮年又瘦了一圈
听流水之弦弹奏
请坐下来听听,大河坝清冽的流水
是一根嘈嘈切切的琴弦
时光——这个老琴师
沉稳、内敛
用雨的手指弹拨,雪的手指按压
风依次翻开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听,这春天的琴音浑浊
夏天清澈
秋天清冷
冬天幽暗,隐于透亮的冰凌之下
——听,这琴音中有山的倒影
峡的孤寂
有瀑布决绝地垂落
摔成一潭珍珠
有马嘶、鹿鸣、雁飞、蝶舞……
有叹息的落日
和一窗忧伤的月光
——听,这弦断处是悬崖
是雪崩
是远方
是命运
是想你,和想你时
破碎在我脸颊上的两颗饱满泪水
上三滩
其实,我们俩就好
着布衣就好
褡裢里,有锅盔和一些零碎盘缠就好
月亮峡的流水
你做镜子
我当琴
梅崖上垂挂的一线瀑布
你做水袖
我当剑
下滩,垦二亩良田正好
中滩,盖三间茅屋正好
上滩,设一家十里飘香的老酒坊正好
每上一滩
就停下来,和清风叙叙旧
和草木谈谈心,邀明月和山泉对饮
其实,上了三滩就没必要再下来
一滩过一生
三滩三生,我们俩三生有幸
鹞子岭
一道荒芜的鹞子岭,荒芜着时光
但,它又是神秘的。那最高处的一座烽燧
烽燧上蹲着的一只秃鹫是神秘的
阴面坡顶上常年不化的雪
雪地里的一只赤狐,被风撕扯着的半张生羊皮
夜晚隐隐约约的狼嗥是神秘的
一个攀上石崖枯洞探宝而葬身的人
一个翻过岭西打猎不归的人
都是神秘的
多年来,我一直对这道荒芜的鹞子岭
存有戒心。我的确
看到过一只鹰,突然变得庞大,向我急速地俯冲
在我撒腿要跑的那一瞬间
它又转身飞走了
过鲁布革,羡慕悬崖生活
白云生来悠闲,清风来去自由
悬岩上的苍松
栖有白鹤
峭壁上的人家放牧炊烟
它们都过的是
神仙的日子
我也想留下来。——在鲁布革
过过悬崖上的生活
不奢求得太多。就做一棵
岩缝里的小草
云南的山冈上有好兄弟
贵州的峻岭上有亲姐妹
我们晒着太阳拔节
抱着露珠睡觉
黄泥河的歌声,是一生的好心情
如果做不成小草,就做一块石头
隔着一湖碧水
隔着两个省
——我站立成砍柴归来的阿哥
你坐成岸旁梳洗的阿妹
我们披着晨昏守望
捂着心跳相思
天色慢慢黑下来时,深谷里再怎么凄清
我们都不会孤单
一个有霜的早晨
浓浓的霜雾压下来,崖畔上的枣树
将佝偻着的身子
向下又弯了一下
这些正好被我看见
我还看见,它把枯黄的叶子
一把又一把
抛撒给经过的西风,纷纷扬扬地飘
仿佛是在抛撒
堆积在身体里的忧伤
这时有出殡的唢呐响起
一个小男孩,喘着粗气从我面前跑过
他披着白孝衫
披着这个冬天的第一场白霜
他还小,他的伤心并不怎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