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庭山照顾双目失明的妻子29年不离不弃,他深情地说:“我就是你的眼”
特约记者高伟
“孙庭山真了不起,像他这样心肠好、敢担当的好男人打着灯笼也难找。他是我们全村学习的榜样,这29年要不是他无怨无悔地付出,真不知道这个家怎么过下去。”10月16日下午,在明水县通泉乡宏伟村党总支书记张洪彬家中,张洪彬动情地对记者介绍着他的好村民孙庭山。
一米七的身高,瘦瘦的,古铜色的脸,刚毅的眼睛。站在张宏彬家的小院中,56岁的孙庭山就像远处田野里的一株红高粱。
天降厄运,妻子双目失明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孙庭山头脑灵活,勤劳肯干,会过日子。22岁结婚,婚后他一边种地一边养殖奶牛,很快成为村里让人羡慕的“万元户”。可就在1991年的冬天,当时儿子五岁患上肺炎,在县医院治疗期间,媳妇急火攻心,突然双目失明。上哈尔滨、长春等地医院治疗,被诊断为继发性角膜炎,刚刚有光感,眼前还有一丝丝光亮。可是回到家以后的一年多时间,妻子双目失明,再也没有治过来。全村人都对这个不幸的家庭感叹。
不离不弃,29年悉心照料
因为妻子啥也看不见,家里繁重的农活就落在孙庭山一个人身上,犁地、播种、收割,一样也不能落下。家中还有奶牛,还有五六岁的儿子。每天忙完地里活、喂完牛、照顾完孩子,孙庭山还要帮妻子洗脸、梳头、穿衣服,更多的时候是做她的思想工作。刚开始时妻子不吃不喝的,就是想饿死自己。孙庭山怕妻子“寻短见”,每天一有时间就开导妻子,陪她聊天,帮助她树立起新生活的信心。为了这个家,孙庭山一刻也闲不住,就像个上满劲的陀螺,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然而生活再辛酸,他也只能把眼泪咽在肚子里,在妻子面前装着欢笑。
平时,孙庭山边干活边陪妻子聊天,和他一起回忆过去的甜蜜时光。平时村里有啥热闹,他都会牵着她的手和儿子的手一起去。孙庭山还教妻子摸索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让她感觉到自己活着的价值。告诉妻子就是为了儿子也得好好活着。日子这样慢慢过去,一晃就是29年。其间儿子长大成了家,在明水县城打工还买了楼。孙庭山领着妻子来到哈尔滨市谋生,他每天“站大岗”,妻子在家也能做饭、洗衣服。
为爱坚守,他无怨无悔
如今,回忆起这大半生的艰辛,孙庭山很平静,头上添了许多白发。他说,在哈尔滨市打工,啥苦活累活都干,同行嫌钱少不愿意干的累活他都接。在外边漂泊已经15年了,前几年妻子患上了脑梗,更需要他的照顾。他默默地付出,无怨无悔。
孙庭山的事迹孕育了道德的力量,让人肃然起敬。在宏伟村只要提及孙庭山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的。孙庭山有情有义的坚守,赢得了群众的赞誉,也深深地感动着周围的每一个人。他用坚韧的脊梁撑起了家的一片蓝天,用最质朴的亲情,诠释了无言的大爱。
孙庭山远在他乡漂泊之时,家乡没有忘记他,宏伟村的党总支书记张洪彬向他伸出了双手,为孙庭山的妻子办了“低保”。鉴于孙庭山符合“三类人群”的特点,日前特意把他召回村,研究给他建了一栋彩钢房,入冬之前,孙庭山和妻子就会高高兴兴地住进新房。
“我还要让他的道德事迹教育更多的人。”张洪彬说出了心中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