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要闻

“五谷杂粮”下江南收获满满

来源:绥化日报 2017-11-29 字体:

11月26日,众多媒体采访我市“五谷杂粮”下江南走进杭州活动。记者 汪海 摄

  东北网绥化11月29日讯我市开展“五谷杂粮”下江南活动以来,各县(市)区团队带着特色农产品在江南展开营销推介。在推介地,开展洽谈会、品鉴会、展销会、签订单、扫码,“五谷杂粮”在江南收获满满。

  众多域外媒体持续关注

  绥化“五谷杂粮”下江南系列活动开展以来,引起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农民日报、黑龙江电视台、东北网等众多媒体的关注,纷纷在版面、电视、网络上全方位多角度进行了报道。

  东北网记者跟随部分团队下江南,全程跟踪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绥化‘五谷杂粮’下江南活动,是一次寒地黑土品牌营销之旅,从取得的成果来看,参与活动的企业不仅仅收获了‘真金白银’,通过活动锻炼,与江南发达地区的企业对接,让绥化企业在团队建设、企业文化、营销理念和品牌建设等方面都受益匪浅。而政府通过活动,也找到了为企业服务的方向,始终坚持企业才是活动主角的概念不变。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企业和政府都有收获。”东北网记者陈显春如是说。

  (记者王建夫汪海)

  北林农民带着身份证卖大米

  11月25日,绥化“五谷杂粮”下江南北林团队在杭州市余杭区竹海水韵社区地推活动现场,黑龙江省滨北正大农业集团公司合作社的7位农民携带身份证,到江南卖米,他们亲自参与,现场讲解,将最优质的大米推荐给当地市民,受到当地百姓欢迎。

  “我们的大米是绿色有机的,都是自己种的,不信你看看我的身份证。”北林区双河镇西南村村民刘振艳向杭州市民推销自家大米,不时拿出身份证证明自己的农民身份。

  趁着农闲,他们跟随绥化“五谷杂粮”下江南北林团队一路南下,为自己的产品代言,向当地市民面对面讲解北林大米的种植过程、生态环境,并开展现场营销。

  今年,刘振艳种植了17公顷的水稻。秋收后,直接将水稻拉进加工厂变成大米。合作社带领他们南下,让他们开阔了视野,也打开了销路。

  “这大米晶莹剔透,焖制出来的米饭松软可口,品质杠杠地。”西南村农民王丽娟介绍自己的产品充满了自信。她今年种了200多亩水稻,自从和黑龙江滨北正大农业集团公司合作,企业统一种子、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管理模式,让农产品品质实现了标准化。

  活动现场,这支农民队伍焖制出的8锅米饭被市民一扫而光,香喷喷的米饭,吃了一口还想下一口,嘎嘎香。只要能把家里的大米都卖出去,再焖8锅也值。

  一个月下来,他们的大米热销,居民们不仅认识了这几名“农民推销员”,也对寒地黑土品牌有所了解,也知道了绥化有珍稀的黑土资源。

  “您看看,这是我在稻田里干活时候拍的照片。”农民现身说法、宣传讲解,拉近了“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距离,扩大了影响范围和影响力。

  30多天的时间,这支农民队伍无暇游览江南好风光,但是好大米卖出了好价钱,而且还有订单在手,使他们忘却了满身的疲惫。

  (田玉李博涛记者王建夫汪海)

  庆安团以质取胜赢得市场

  11月26日上午,在绥化“五谷杂粮”下江南走进杭州推介会上,庆安东禾农业集团与杭州市农合联公司签约5000万元的大米购销协议。近年来,庆安始终坚持大米从原料到终端产品追求优质化,以质取胜,赢得市场先机。

  此次绥化“五谷杂粮”下江南活动让更多的江南用米客户了解庆安、了解庆安大米,这次东禾农业集团签约成功完全得益于“五谷杂粮”下江南活动。截至目前,仅东禾农业集团就打开了40家中档餐饮酒店供货渠道,与拥有3万名会员的知名大型商会建立集采供货合作,上海月销量达200吨,杭州月销量达150吨。活动期间,庆安团在无锡和苏州就销售大米2100吨,签订意向性协议销售额4300万元。

  “让每一家企业都能在活动中受益”,是庆安县委、县政府以及绥化“五谷杂粮”下江南活动庆安组织者的期望。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企业,这个县精心筹划、细心准备,提前对接主要城市、商会、同乡人,与当地政府、商会、专业市场等预定场所沟通协调。

  核心竞争力在于品质的保证。这个县通过加大投入、严化标准、打造“品牌战略”等方式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已有百年水稻种植历史的庆安,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秋翻旱耙、增施农肥、优质品种、高台大棚、机械播种、智能催芽、方田机插、控灌细管”的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模式,同时围绕产业、生产、经营“三个体系”建设,立足于绿色食品、发力于有机食品、着眼于功能食品,以科技指导支撑优质稻米生产加工。依托寒地水稻改良院士工作站和北方绿洲稻作博士研究所,培育龙庆稻系列良种8个,在全省推广面积500万亩,引进龙粳系列、龙稻18等优质品种,优质品种应用面积达到90%以上。先进的科学种植技术,让庆安大米从原料到终端产品追求优质化,庆安大米以质取胜,从而赢得市场。

  (李海天特约记者刘加明记者王建夫汪海)

  杨宝卖米卖出信誉

  30多天了,杨宝看上去很疲惫,眼睛里有点血丝,没有他卖的稻花香大米那般晶莹剔透。

  杨宝是北林六河九岸粮食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从10月24日“下江南”活动启动以来他一直没闲着,当司机,忙销售,搞公关。

  杨宝的公司是专业从事水稻、大豆、玉米种子的繁育及推广的企业,通过绥化“五谷杂粮”下江南活动,公司与当地销售商共签订了1500万元大米订单,公司生产的有机稻花香大米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备受青睐。

  11月7日,广州下着小雨,杨宝和同伴们顶雨卖米。这时公司来电话,告诉杨宝,广州天河区的张女士在公司网上订购10公斤有机米。由于和当地快递对接不上,杨宝给客户打电话,告诉对方,当天晚上就能吃到新米。当杨宝冒雨把大米送到张女士家中时,她感动地说:“还是黑龙江人实在,说到做到。”

  11月25日,浙江省杭州市天气阴冷,“杨宝们”照例在社区摆摊销售。这是杨宝“下江南”的第七站。一路上他没时间游览南国风光,身在西子湖畔也无暇前往。他要把绥化的特色物产更多地推广销售出去,把“五谷杂粮”送到社区、送到市民餐桌上。

  杭州市余杭区竹海水韵社区,杨宝与前来品尝和购买的当地居民攀谈,介绍着北林稻花香大米种植加工生产过程。杨宝一口气喝光了整瓶水,又从电饭锅里盛出一小碗米饭,端到百姓面前,重复着无数遍的话:”绿色有机,营养丰富。寒地黑土,香飘江南。“当地百姓纷纷称赞,争相购买。

  又有买米者,货款两清后杨宝吐露心声:“此次江南之行现场销售并不只看眼前赚多少钱,主要是宣传。送来好大米,留下好名声。走出来拿的是农产品,带回去的是销售理念,营销方式。”

  间隙,杨宝和商务局的同志聊起来:“这次市委市政府组织的‘五谷杂粮’下江南活动,让我们企业开阔了视野,拓宽了销售渠道。”杨宝说,北林区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肥沃的黑土地孕育了无限生机。

  “再焖一大锅米饭,咱们和当地百姓一起吃。”杨宝说。

  (李博涛记者王建夫汪海)


编辑:桑胜东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