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两学一做 > 各地动态 正文
在“学”上谋思路 在“做”上用真功
http://suihua.dbw.cn   2016-08-05 15:25:08

  正阳街道开展夜学党章等系列活动,助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一是开展“夜学”党章活动。街道党委针对社区党员从事行业多样,从业党员工作日请假难,党员集中学习多在周末时间的实际情况,街道党委加大了学习密度,充分利用晚饭后时间,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夜学党章、学规定、学系列讲话,并定期组织观看《焦裕禄》、《李林森》等教育片。二是开展“点亮微心愿,争做群众圆梦人”爱心活动。街道党委把开展“点亮微心愿,争做群众圆梦人”爱心活动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效载体,广泛发动组织包联单位、街道社区党员干部,积极走进贫困党员群众、空巢老人和残障人员家中,对每个家庭和个人的微小心愿进行广泛征集,共征集梳理了涉及粮油、小型家电、医疗药品等方面的“微心愿”198个。至目前,各包联单位和街道社区党员干部为这些家庭圆梦“微心愿”120个,街道党委表示,至七一前为包联群众全部圆梦。

  兰亚街道开展上门送学等活动,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全参与。兰亚街道党委为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覆盖、党员全参与,想方设法破解外出流动党员和年老体弱、身体残疾党员不能集中参加学习的难题。一是针对流动党员,采取电话告知、微信交流和邮寄学习资料等方式,确保每位流动党员都能及时了解掌握学习动态,参加学习教育;二是针对行动不便老党员和残疾党员,积极采取“上门送学”的形式,由街道党委书记亲自带队组成“上门送学”小组,登门入户为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和残疾党员,送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材料,并对主要学习内容进行口头传达,鼓励行动不便党员积极开展自学。送学小组不仅把《党章》、《规定》、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等学习资料送到每一位需要“送学”的党员家中,还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身体状况,并征求他们对社区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县人民医院想办法、谋新招、办实事,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县人民医院党总支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过程中,密切结合院里工作实际,在为群众解难办事上下功夫,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开展各类服务活动。一是抽调内科、外科、中医科等科室的医生党员和护士党员组成巡回医疗队,配置巡回医疗车和“心电机”、“手提式B超机”等诊断设备,持续开展“村、乡、县”三级巡回医疗服务,为广大群众免费体检。二是每周开展一次“健康大讲堂”活动,在每个科室抽调一名医术过硬的党员医生就疾病预防、膳食营养等方面的知识轮流为在院患者、社区居民和离退休干部职工进行现场讲解,提升广大患者和群众卫生保健意识和能力。三是为住院患者提供免费早餐,解决住院患者饮食杂、不卫生的问题,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奋斗乡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帮助贫困户组建东北民猪饲养合作社。奋斗乡团结村党支部深刻领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是基础,“做”是关键这一内涵,着力在“做”上下功夫。村党支部针对老弱家庭、残障家庭既不能外出务工又不能从事强体力劳动和技术劳动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发动6名农民党员引带60户贫困户选择了合作饲养东北民猪的脱贫项目。村支部组织协调党员干部与养殖贫困户建立帮带对子,为贫困户养殖民猪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并对贫困户饲养民猪包全程,确保贫困户的养殖收入无风险,合作社建成,直接拉动就业140多人。此项工作得到了省电视台《新闻在线》栏目的帮助和支持。

   ▲康荣乡积极帮助党员示范户,组建绿色蔬菜和杂粮种植合作社。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过程中,康荣乡党委积极探索思路,找准发展方向,多措并举以党员为牵动,积极发动群众组建种植合作社,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荣岗村建成1100亩的规模蔬菜生产示范基地,种植辣椒500亩,胡萝卜600亩,村里帮助联系安装变压器2台,架设线路1300米,新打机电井4眼。该基地建设成功,将有效带动群众种植蔬菜的积极性,有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农业产业的转型和升级。荣泰村积极帮助扶持党员马英学,在荣家沟屯通过租赁土地的方式,辟建355亩杂粮生产基地,分别种植玉米240亩,小豆40亩,糜子10亩,南瓜40亩,谷子20亩,香瓜5亩。玉米杂粮基地建设,可以有效促进群众玉米杂粮生产的积极性,形成辐射带动效应,促进农民增收。

 
作者:    来源:     编辑: 孙睿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绥化专题外宣片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