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要闻 正文
“六河九岸”的承载
http://suihua.dbw.cn   2016-07-31 22:26:53

  ——呼兰河流域纪行之四

  水能载舟。

  北林区,旧称“北团林子”,又有“六河九岸”之称。六河,有呼兰河、努敏河、克音河、墨尔根河、泥河和津河;九岸,因三条河流与外县是界河,北林区境内故有九岸。六河在北林境内的总长度为319公里,干流及一级支流河道与护堤间耕地面积53980公顷。

  北林区,绥化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六河九岸”不但要哺育北林区90万人和2756平方公里上的生命生生不息,还要承载的市域经济发展和崛起。

  6月6日,细雨蒙蒙。《绥化日报》“呼兰河流域纪行”采访组与北林区委宣传部、区水务局领导一行,冒雨前往北林区五营乡金伏村刘家崴子屯南,探秘北林区境内呼兰河的“源头”。

  踏着泥泞的砂石道,采访组从刘家崴子屯一路南行2公里,来到呼兰河进入北林区的河段附近。远远望去, 200米左右宽的河道上,在蒙蒙雨幕中,河面水汽朦胧,河边水草茂盛,两岸稻田里新插的稻苗已开始返青……

  “没想到吧,呼兰河就是从这里在北林区走过150.8公里的旅程,流经五营、双河、秦家、连岗等十个乡镇,涉及148个村屯”。陪同采访的区水务局河道管理处副主任闫树凯在介绍中,言语表情中透露着对“母亲河”的自豪。

  至此,采访组在北林区开始与呼兰河“同行”,顺流探秘。

  下行10多公里,来到双河镇境内,记者看到呼兰河上一道壮美的风景:一条长约300米的大坝横亘在河床上,坝上,水面如“高峡出平湖”。坝下,一条长约300米、宽约3米的水带,如垂帘、似瀑布,从坝顶垂下,在坝下溅起层层浪花,颇为壮观。

  北林区水务局副局长张喜来告诉记者,这座拦水大坝主要承担上游幸福水库拦水、蓄水的任务。

  在张喜来的带领下,采访组逆流而上一公里,来到一处排沙闸前。西行,便是幸福水库了。

  沿着水库南大堤,采访组开车向西行走了七八公里,才来到水库的西端——双河电站。一路上我们一边欣赏水库美景,一边听着张喜来对水库的介绍。该水库原设计总库容1235万立方米,是一座以发电、灌溉为主,兼顾养鱼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水库枢纽工程需投资4000万元,现在正在进行项目前期规划设计工作,争取年内立项批复,预计明年开工建设。

  在双河电站,记者看到四组发电机组正在同时运行着,窗外,从机组涡轮里喷出的水柱,像卸鞍的战马,撒着欢儿咆哮着向南狂奔。据电站工作人员介绍,现在他们昼夜可发电2.6万千瓦,创收1万元左右。

  走出电站大门,一条宽30米左右的现代化设施的水泥干渠,从水库一直向西延伸,一眼望不到头。这条干渠叫幸福干渠,是北林区水稻自流灌溉枢纽工程,控制面积达14.2万亩,干渠全长8.79公里,支渠总长度72公里,北林区在改善水田灌溉条件和标准的同时,扩大自流灌溉面积8000亩,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了项目区水稻产量和品质,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因此,被当地人称之为“农民的幸福渠”。

  下午,在秦家镇呼兰河沙园段,记者看到了正在建设中的呼兰河东发橡胶坝项目。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工程主要任务是雍高河道枯水期水位,满足东发灌区提水泵站取水要求,保证4500亩水田灌溉用水。项目于2015年6月开工,已建成一侧100米橡胶坝,二期工程前期设计已经完成计划在枯水期施工,预计2016年12月工程竣工并交付使用。

  绥化市津河灌区渠首改造工程项目是今年全市“呼兰河流域改造”较大的一个项目,由市水务局负责。6月10日,采访组来到位于庆安久胜镇与北林津河镇交界处的津河灌区渠首改造工程工地。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的渠首工程横跨河道,有四五层楼高,矗立在原野的河道上,远远望去,如同海市蜃楼,巍峨壮观。陪同采访的市水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呼兰河流域改造中,市水务局共承担北林区境内的永安渠首和津河灌区渠首改造工程两大项目,永安渠首经多年改造,今年工程不大,津河灌区有去年的节水改造和今年的渠首改造一期工程两项,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中。

  昼夜奔流不息的呼兰河,千百年来在哺育两岸人生息繁衍的同时,也为两岸沉积了优秀的文化遗产,带来了两岸振兴的希望。

  北林区四方台镇,我省滨北古镇和大镇。镇西南方有一座四方台山,历史悠久,称为“金兀术点将台”,是黑龙江省弛名的古代遗址。此山山体占地5公顷,高50米,是在1300多年前用人工堆积而成,为金代贮粮窑穴,原山有四方形古城墙,城门在山的西侧,墙外有护城壕,山上有120多个贮粮窑穴,每个四米见方,山中还有一眼水井。1990年四方台山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于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山四面山坡陡峭,棱角分明,山顶平坦如砥,成四方型,故称“四方台山”,四方台镇也由此得名。站在四方台山南望,可以清晰地看到绥化城内的高层建筑。另外,在“金兀术点将台”东北方向还有一处古迹叫“公主坟”,传说金兀术的妹妹在此病陨后,被哥哥厚葬于此。

  “名山藏名寺”。 1995年5月,普光寺傍着四方台山南山坡修建,2005年累计投资约1000万元进行大规模扩建,如今已成为我市几大寺院之一。

  由于四方台山是挖地堆土而建,在山南面自然形成了一个面积1600公顷的人工湖——欢喜岭水库,由西侧的呼兰河支流诺敏河供水,千百年来一直是周围农田灌溉的水源地。如今,这山、这湖、这寺院已被当地政府和企业选定为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绥化市圣龙大酒店有限公司2014年开始投资2000多万元,开始建设文化产业园、影视基地体验馆和四方台山旅游开发项目,构建成观光旅游、度假、娱乐为一体的旅游综合风景区,目前正在建设中。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2160万元、利税500万元。

  在秦家镇西口子村,采访组沿着流经四方台镇的诺敏河与呼兰河的交汇处顺流再度向西而行,途经北林区的新华乡、西太平镇、永安镇和连岗乡。一路上,记者除看到河渠上桥涵密布、各种水利设施先进齐备外,还聆听到不少关于呼兰河流域群众世代流传逸闻趣事,有神话传说,也有真实故事;有古代的,还有近现代的,让人感受到了呼兰河流域文化沉淀的深沉厚重。

  高兴村,北林区连岗乡西北部,呼兰河正是从这个村的西北角流出北林区,流向兰西县的。

  高兴村,西与兰西县临江镇毗邻,北与望奎县通江镇接壤,素有“鸡鸣听三县”之说。特别是位于呼兰河河汊子的饮马沟一带,由于地形复杂、交通四通八达,这里曾是绥化地区当年的抗日队伍集散地,至今流传着他们许多脍炙人口、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故事。

  沧海桑田。伴随着时光流转,呼兰河冲刷去了饮马沟的战火和硝烟,给这里的人们送来稻菽翻浪、富足和谐的幸福生活。但她始终没有忘记“提醒”给两岸子孙们那段屈辱的历史和先人们的光辉战斗历程。该村清文水稻种植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徐清文投资20多万元与北林区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联合录制了抗战专题片《饮马沟轶事》;还投资为本村和外地在饮马沟参加抗战牺牲的张永富、徐泽民、刘启风等人树起了7处石刻纪念碑,屹立在呼兰河畔。如今,饮马沟已成为北林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并被黑龙江电视台授予“黑龙江省饮马沟红色影视基地”。

  呼兰河,正是带着这种自豪和自负,把北林美丽的传说、传奇的故事和北林人治水安澜的感人事迹,从这里流传到松花江、到大海……

  图片为北林区双河镇呼兰河拦河大坝壮观的场面。 记者王建夫陈驹摄

 
作者: 魏青波 刘峰 许来齐 陈驹 王建夫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玉志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绥化专题外宣片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