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肇东市蔬菜价格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绥化价格信息网   2015-04-16 15:58:14

 

肇东市物价监督管理局  刘长广 初哲 赵炜琨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必需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最基本的生存资料,除了粮食,每日不可缺少的重要商品。俗话说“三日可无肉,一日不可无菜”,因此,党中央三令五申强调各级领导要关心群众的“菜篮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物价是民生大事,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而蔬菜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须品,其价格变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尤其城市居民对蔬菜价格更为敏感。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蔬菜价格一直是市场物价指数的排头兵。据有关资料显示,1952年与1988年相比,黑龙江商业零售物价上升118%,而价格上升3倍的只有蔬菜和副食品,蔬菜价格上升373%,比整个副食品价格还高32个百分点,从1988年到现在副食品价格上升233.33%,9种常用蔬菜上升1,025%,比差如此之大,值得我们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对此,搞好蔬菜产销、市场价格调查分析和预测其发展趋势,对指导生产、引导消费将起到积极作用。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蔬菜的生产与销售情况

1、蔬菜的生产情况。从对肇东蔬菜生产与销售的调查情况看,肇东蔬菜生产量呈上升趋势,2010年总产339,044吨,2011年总产326,730吨,2012年340,590吨,2013年350,448吨,分别上升3.36%、7.26%和2.89%。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尽管近几年蔬菜总产上升幅度不大,趋于稳步增长势头,其形势趋好。

2、蔬菜销售情况。据调查,从2010年到2013年这四年中,年平均对外销售83,705吨,其中各年度销售分别为83,813吨、70,498吨、83,117吨和97,391吨,增幅分别为16.20%、38.15%和17.17%,其幅度逐年上升,形势看好。蔬菜销售大部分销给哈市、大庆等到地。

3、蔬菜的品种结构情况。肇东蔬菜生产品种较齐全,大约能生产100多个品种,其中生产量较大的是白菜、土豆、菠菜、葱、元葱、大蒜、茄子、黄瓜、柿子、大青椒、小青椒、豆角、红萝卜、大绿萝卜、胡萝卜、白瓜、南瓜、苦瓜、冬瓜、介菜、菜花、西兰花、油菜、十八豆、大头菜、早甘兰等,基本能满足肇东市场供应。

4、蔬菜的自给量与外进调剂余缺情况。从对肇东蔬菜市场调查显示,肇东蔬菜自给有余,调节不足,具体情况见下表:

 

蔬菜面积、总产、自给量、外销量、外进调剂量统计表

                    单位:吨

 

 

 

面积

总产量

自给量

外销量

外进调剂 量

2010年

87,036

339,044

255,231

83,813

36,500

2011年

90,756

326,730

256,232

70,498

36,005

2012年

87,324

340,590

257,473

83,117

35,994

2013年

87,181

350,448

253,057

97,391

35,001

小  计

352,297

1,356,812

1,021,993

334,819

143,500

平  均

88,074

339,203

255,498

83,705

35,875

2010年与2013年比(%)

0.17

3.36

-0.85

16.2

-4.11

2011年与2013年比(%)

-3.94

7.26

-1.24

38.15

-2.79

2012年与2013年比(%)

-0.16

2.89

-1.72

17.17

-2.76

从上表可以看出,自产蔬菜自给有余,每年可外销8万多吨,但由于肇东冬储能力差,从每年的十一月到次年的6月份之前需要从山东、南方等省、辽宁、哈市调节余缺,每年大约在36,000吨左右。

(二)蔬菜成本与利润情况。

1、蔬菜成本变化情况。从实际调查8个品种数据分析,蔬菜成本呈上升势头,上升幅度较大的是黄瓜,平均上升19.14%,幅度较小的是葱,平均上升8.07%,具体情况见下表:

大地蔬菜亩成本变化情况统计表      单位:亩、元、%

 

 

 

黄瓜

茄子

柿子

青椒

土豆

白菜

豆角

平均

2010年

5,750

5,760

6,336

6,300

3,655

3,960

3,588

3,360

 

2011年

5,520

5,904

6,138

6,120

3,584

4,320

3,763

3,450

 

2012年

6,120

6,121

6,761

6,631

4,022

3,965

4,260

3,460

 

2013年

6,670

6,480

7,128

7,020

4,085

4,680

4,375

3,680

 

预测2014年

7,130

6,912

7,210

7,098

4,229

4,695

4,550

3,790

 

2010年比2014年

24.00

20.00

13.79

12.67

15.70

18.56

20.81

12.80

18.04

2011年比2014年

29.17

17.07

17.46

15.98

18.00

8.68

20.91

6.96

16.78

2012年比2014年

16.50

12.92

6.64

7.04

5.15

18.41

6.81

9.54

10.38

2013年比2014年

6.90

6.67

1.15

1.11

3.53

0.32

4.00

2.99

3.33

平均(%)

19.14

14.17

9.76

9.20

10.60

11.49

14.63

8.07

12.13

    从上表不难看出,除2014年成本预测的之外,其它年度均呈上升趋势,成本上升的原因,一是种子涨价,种子涨价幅度平均在10%以上;二是地租涨价,现在每亩地租涨价最高650元,最低价都超400元;三是人工费提高,前几年日工资在50元左右,现的日工资已达到70—200元,提高幅度为40%--300%,提高的幅度是非常大的,尽管如此,有时还顾不到人;四是农药价格不断上涨,上涨幅度均超10%以上,而施用农药的量逐年增加,因为经常用农药,有很多虫菌抗药素很高,用少量的农药都不起作用;五是其它费用也不同程度的提高,对此,使蔬菜成本不断上升,从而使菜价不断提高。

2、蔬菜的亩利润情况。从对菜农三种不同类型户的调查不难看出,亩蔬菜收入空间太大了,亩纯收益最好的户是肇东镇的姜志军,调查的8种蔬菜平均每亩纯收益15,738元,最高的青椒亩收益26,669元,最低的收入土豆亩收入5,295元,而上中等户8种菜四年平均亩收入9,933元,最高的收入是茄子,亩纯收入14,509元,最低的是豆角亩收益4,960元。下中等户亩收入在3,189元—4,239元,可见,比差如此之大。值得我们认真的研究。

3、蔬菜的流通费用情况。蔬菜的流通费用掌握和了解的人不多,只能以山东寿光进菜为例(因为调剂余缺从山东进菜量较大),每吨代收费50元,运费467元/吨,加冰27元/吨,塑料布8元/吨,棉被50元/吨,扒片25元/吨,人工装车18元/吨,每次吨罚款33元,不可预见28元/吨,运输损耗30元/吨左右,吨费用736元,每500克菜费用0.37元左右。除此之外,蔬菜批发环节最低加价30%,最高达100%,零售最低加价50%,最高加价200%,不等,根据市场的余缺程度进行加价,正常加价均在进价加费用的基础上作价,批发加30%进行批发,零售在批发的基础上加50%作价销售。

二、蔬菜价格趋势分析

从对过去和现在调查的实际情况看,蔬菜的价格波动幅度都较大,无论从历史和现在的价格分析,蔬菜价格均属上升的趋势,而上升的幅度比较大。

11955—2013年六种代表品种的蔬菜价格变化情况。1955年白菜、土豆、茄子、青椒、柿子、黄瓜六种代表品种的价格分别为每500克0.032元、0.03元、0.10元、0.10元、0.15元和0.10元(秋菜),而到2013年分别上涨到0.30元、1.00元、0.70元、2.00元、1.10元、1.20元和1.05元的价格,六种菜平均价格涨幅为1,384.03%,其中分别为837.50%、3,233.33%、600.00%、1,900.00%、633.33%和1,100.00%,其幅度都较高,在这59年中,每年平均涨幅为23.46%,如此之高的幅度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2、近5年蔬菜的价格变化情况。从近5年价格监测数据表明,九种代表品种的蔬菜价格均呈上涨势头,上升幅度较大的是葱,平均上升94.71%,幅度最小的是白菜,涨幅为3.95%,具体价格变化情况见下表:

近5年蔬菜价格变化统计表          单位:元/500克

 

 

 

土豆

白菜

大葱

白萝卜

黄瓜

西红柿

茄子

青椒

豆角

平均

2010

1.46

0.79

1.30

1.48

1.70

2.01

2.15

2.53

3.05

 

2011

1.19

0.92

1.49

1.51

2.00

2.30

2.07

2.52

3.23

 

2012

1.30

0.85

1.68

1.69

2.38

2.77

2.76

4.52

3.55

 

2013

1.61

1.18

1.90

2.20

2.71

3.11

3.14

3.72

4.69

 

2014

2.01

0.95

3.04

2.28

2.56

4.17

3.17

4.02

6.63

 

2010年比2014年

37.67

20.25

133.85

54.05

50.59

107.46

47.44

58.89

117.38

69.73

2011年比2014年

68.91

3.26

104.03

50.99

28.00

81.30

53.14

59.52

105.26

61.60

2012年比2014年

54.62

11.76

80.95

34.91

7.56

50.54

14.86

-11.06

86.76

36.77

2013年比2014年

24.84

-19.49

60.00

3.64

-5.54

34.08

0.96

8.06

41.36

16.43

 

46.51

3.95

94.71

35.90

20.15

68.35

29.10

28.85

87.68

46.13

从上表显示,涨价幅度较高的是大葱、西红柿和豆角,分别上升到133.85%、107.46%和117.38%,上升的原因是淡季南方菜进价高所致。

3、蔬菜价格发展趋势。蔬菜价格的变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一是受成本的影响,成本高菜价就高;二是受外进调剂菜价的影响,外进菜大多数是晚秋、冬天和初春季节,储运环节费用特高,特别是冬天,在运输过程中,运费加保温的物资费用非常高,尤其是损耗有时超过20%,因此,使菜价涨幅过高,从而拉动菜价上升;三是受市场供求的制约,蔬菜价格随着年成的丰欠、产量的变化,其价格将会产生有升有降的势头,蔬菜丰收了,市场可供量增加了,蔬菜价自发的下降,遇到特殊的年景,蔬菜欠收了,可供量减少了,出现供求矛盾突出,其菜价自然上涨;四是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从对肇东的调查看,大地蔬菜大部分种在人,收在天,如今春多雨阴天,蔬菜生长受限,影响蔬菜的总产,个别蔬菜产量低,其价格很大程度上会上涨。

综合对上述和有关情况的分析,今后蔬菜价格均为上升趋势,根据历史的经验,正常年度增幅大约在10%左右,欠年可能涨幅会更高,幅度可能突破20%以上。

三、蔬菜产销初见成效

1、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基地建设初见规模。从对肇东蔬菜产销的调查看,全市蔬菜生产呈现以下方面的成效:全市蔬菜产业已初具规模,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对推动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据调查,截止2013年底,全市蔬菜面积发展到13万多亩(含庭院面积),年平均生产商品鲜菜50多万吨(含庭院产量),全市共建蔬菜大棚5,000多栋,温室4,226栋,高效日光节能温室30栋,全市新建蔬菜生产园区6个,其中:一是五站镇滨北蔬菜生产基地,园区位于五站镇东安村,园区占地500亩,投资3660万元,亩效益可达4万元;二是肇东镇现代有机农业示范区,该区位于肇东外环南侧,占地2109亩,投资9928.11万元,亩效益可实现3万元;三是肇东镇高科技蔬菜园区,位于哈肇路301国道石坚村十间房屯南,占地200亩,建日光节能温室36栋,大棚72栋,亩效益2万元;四是肇东蔬菜生产园区,位于建华村北四街肇昌路南600米占地460亩,建标准化日光节能温室80栋,大棚160栋,亩创效益3万元;五是尚家镇洪明村设施蔬菜园区,占地150亩,建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15栋,大棚15栋,工作房15个,亩效益2.5万元。

2、种植结构齐全,品种结构趋于合理。据调查,全市种植蔬菜已达100多个品种。在选择品种中,肇东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不断加快品种优化,形成了以旱黄瓜、水黄瓜、尖椒、西红柿、皮球柿子、紫茄子等为主的系列蔬菜,以其晚黄瓜、茄子、葱、白菜、青椒、胡萝卜、大红萝卜、白萝卜、绿萝卜、土豆为主的晚秋路地菜,其中,二牛心白菜,大葱等蔬菜形成了明显优势,销往大庆、哈市,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3、蔬菜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趋升。据调查,肇东蔬菜生产亩产可达4,500公斤以上,亩产值均在15,000元左右,亩效益近万元,创收13亿元,使每一农业人口增收2,200多元的好效益。

4、无公害基地建设已经起步,蔬菜质量有所提高。近几年来,肇东在基地建设、生产技术监管环节大力推行无公害、绿色生产标准,同时通过开展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培、训、宣传、制定生产技术培训,倡导无公害施肥和病虫防治技术,使广大菜农提高了食品安全意识,为全面实现标准化生产、规范管理打下了坚石的基础。

5、蔬菜的商品率不断提高,市场覆盖面不断扩大。据调查,肇东的蔬菜年产50万吨(含庭院菜),除供应本市25万吨之外,其余全部销往哈市、大庆、安达、兰西、肇州、肇源等地,使肇东蔬菜销售在外地市场登上了新的台阶。

6、信息引导力度不断加大,菜农市场价格意识不断增强。为使菜农及时掌握市场蔬菜供求和价格信息,价格部门汇同新闻媒体建立价格信息网络平台,定期、不定期制定供求和价格信息,利用电视字目和报纸、简报等形势对农村及广大菜农发布,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价格部门共发布价格信息近1,000条,被菜农采纳近400多条,使菜农根据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进行种植,其产量、效益倍增,深受菜农的称道。

7、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增强。据统计,近几年价格部门为扶持蔬菜生产共拿出价调基金200多万元,建立平价商店拿出100多万元,对扶持蔬菜生产、平抑市场菜价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居民的好评。

四、蔬菜产销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

经调查了解,尽管肇东对蔬菜生产抓的比较到位,形成了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有以下方面:

1、抓菜不足,抓粮有余。从实际调查相关数据显示,个别领导抓蔬菜生产不如抓粮食的劲头大,具体体现在三个不足,一是精力投入不足;二是财力投入不足;三是技术投入不足,从而导致蔬菜价格的波幅较大。

2、成本趋高,比较效益低。蔬菜成本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每年以12.13%的幅度递增,诸多的菜农收益水平并不高,仅以成本调查的数据为例,设施与露地菜平均最高收益为6,510.50元/亩,按菜农年耕种能力2亩计算,年收入13,021元,这是菜农一年的收入。而调查建筑工地的小工、木工、瓦工日工资分别为120元、300元和260元,年工资收入分别为28,800元、70000元和60,000元,比差分别为1:121.18%;1:437.5%和1:360.79%,按倍数计算应是1:1.2倍、1:4.38倍和1:3.61倍,如此大的比差是不尽合理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当从事农业(粮食、蔬菜)生产的比较效益下降时,农民在可能的情况下,会把资金和劳动力从土地上游离出来转向价高利大的产业,这是经济学家在“配弟《政治算术》中”阐述的:“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这种产业之间收入的差异会推动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高收入的产业流动”。而我国的实际情况再现了“配弟定理”所描述的情形。广大农民受价值规律和比较利益的引导,出现了,“一等农民搞开发与流通,二等农民搞加工,三等农民搞养植,四等农民才种粮和菜”的状况,如菜农王显庆把6亩菜田包给他人,他成立了工程队,搞建筑,3年下来争近千万元,可见利益的导向偏差是增加蔬菜供给的重要前提。

3、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制约蔬菜的生产。从实际调查看,大部分菜农没有大棚和温室,耕种的都是露地菜,保收程度及低,而受自然条件制约程度非常大,如遇灾年,不但不争钱,还得赔钱,影响菜农生产发展和收益。

4、流通环节费用大,制约外进菜的价格。从对个体菜贩的调查看,从山东运到肇东的菜平均每500克菜,费用不低于0.40元,加损耗有时斤菜突破0.50元,加上经营利润,斤菜加价在1.00元左右,可见,斤菜进价高,从而导致零售价将会更高,对此,应引起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5、生产盲目性时有发生。从现时的情况看,蔬菜生产靠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由于一家一户生产主体很难掌握市场供求形势,使生产陷入“逢多必少、逢少必多”的循环态势,从而导致蔬菜供求失衡,价格波幅较大的局面,而且菜农“少种多收”与居民要求吃优质价廉的菜反差特别大,因此,这问题需亟待解决。

6、菜农老龄化趋势非常突出,菜农匮乏严重,影响蔬菜生产的发展。从对菜农的调查显示,一是老龄化趋势突出。从调查的菜农中,一名51岁的,一名55岁的,最大的75岁,其年龄都较大;二是肇东近郊蔬菜种植区严重缺乏劳动力,有时忙时顾人都顾不到,较严重影响蔬菜生产的发展。而且,蔬菜生产与大田农作物相比,蔬菜属种植业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大田农作物比,其机械化程度非常低,菜农的劳动强度又大,要求技术性非常高,由此带来的问题较多,一方面因年龄大,思想守旧,对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应用缓慢,从而制约蔬菜的生产发展;另一方面复种指数下降,播种亩次减少;再一方面粗放型经营,使亩单产减少,造成总量供给下降,使蔬菜价格不断波动。

7、冷藏设施不足,依赖外进菜有余。从肇东的实际情况表明,肇东的一些冷库设施大多数用于价值较高的水果等商品储藏,因此而导致当地居民无法在11月份到次年5月份之前,买不到当地生产储存的蔬菜,进而把市场留给外地、外省蔬菜的商贩,造成菜价涨幅较大的后果。

五、对策与建议

1稳定播种面积,保证市场供应。保证蔬菜播种面积,抓好生产,保证供应是稳定蔬菜市场价格的基础,要保“菜篮子”必须先抓好“菜园子”只有建设好“菜园子”才能使蔬菜生产与市场需求基本相适应,其供求大体平衡,蔬菜价格才会相对稳定。否则,无论供过于求,还是求过于供,都会引起蔬菜市场的价格波动,从而导致生产大起大落,而价格也会大起大落。因此,保证蔬菜播种面积是第一位的。肇东现有人口93万,人均日食用量按1.5斤计算,日耗菜量1,395,000斤,年耗用蔬菜25.5万吨,按调查的平均产量7,700斤亩产计算,需稳定7万亩蔬菜面积来保证供应,而现在肇东达到13万亩的实播面积,除满足肇东市内供应外,每年还外销售10万吨左右。

2、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单产水平。为使蔬菜稳步生产,必须加大投入,使单产水平不断提高,从而稳定总量,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菜价、安定人心、稳定社会。一是资金投入,国家补一块、地方配一块、价调支一块,二是技术投入,三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并组织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对菜农进行技术培训,全面提升蔬菜生产技术和科技含量,从而不断提高单产水平。

3、降低流通成本,稳定市场菜价。首先国家应对蔬菜运输给预优惠政策,对各种路桥费,各种车辆罚款,国家应预以取消,从而降低蔬菜运输成本,降低蔬菜价格,其次是政府应把摊位费和市场管理费的标准降低,以此取得增加当地菜的生存空间,抑制菜价上涨。

4、强化基础建设,提高产出能力。为构建稳定蔬菜价格的长效机制,必须加强蔬菜的基础建设,从而提高蔬菜的产出能力,稳定市场蔬菜价格。从目前调查的现状分析,蔬菜的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已到亟待解决的关键时刻,不解决已制约蔬菜生产的发展。从长远看,蔬菜生产的发展菜农的增收都离不开坚实的基础设施,对此强化蔬菜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蔬菜生产基础的基础。一是加强水利配套设施建设;二是建立节水灌溉设施,提高灌溉能力;三是建设标准化蔬菜基地,为蔬菜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5、加大监测力度,及时编发信息。为使菜农及时掌握蔬菜市场供求,价格变化趋势,对蔬菜市场供求情况,价格变化情况进行常态化,动态化,跟踪监测,并根据实际定期分析和及时预测分析,通过分析找出蔬菜市场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新变化、新趋势及时发布给菜农,为引导生产和销售提供参考依据。

6、培植优质名牌,占领外埠市场。蔬菜生产要占领外埠市场,必须培植优质名牌产品,大打名优品牌战略,从而使蔬菜产销立于不败之地。肇东名牌:新城黄瓜、姜家双安大蒜、昌五白菜、大萝卜和大葱在哈市、大庆非常受欢迎,得到两市居民的认可。在此基础上,还要培植新的名优品牌,为占领外埠市场打好基础。

7、引导保鲜加工,延长储存时间。为使当地蔬菜有生存空间,各级领导要不断引进保鲜新技术,对高产、价低、效益好,销不出去的蔬菜进行保鲜加工,通过保鲜加工、窖储等方法达到保鲜程度,延长储存时间,达到增值、增效的目地,为稳定市场、稳定菜价,保护居民和菜农的切身利益提供保证。

 
作者:    来源: 绥化价格信息网     编辑: 孙睿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政务公开
站内公告
·绥化市物价监督管理局关于调整绥化市城区物业服务收费标准听证会参加人报名办法的公告
·2012-2013年度“省价格诚信单位” 拟评选名单公示
·绥化市物价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2013年度收费许可证审验工作的通知
·关于转发省财政厅 省物价监督管理局关于公布取消6项省级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
·绥化市物价监督管理局 绥化市交通运输局 绥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加强出租汽车价格公示管理的公告
·黑龙江省物价监督管理局 黑龙江省财政厅转发《国际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的通知》的通知
·关于公布绥化市取消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
·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取消和免征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
·绥化市2011-2012年度市级价格诚信单位公示名单
·黑龙江省物价监督管理局 黑龙江省财政厅 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的通知》的通知
·关于公布绥化市取消和免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
·绥化市物价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2012年度收费许可证审验工作的通知
·绥化市物价监督管理局关于召开调整绥化市城区居民供热价格听证会公告
·绥化市物价监督管理局关于召开调整绥化市城区居民供热价格听证会参加人报名办法的公告
·绥化市物价监督管理局公告
·绥化市物价监督管理局公告
·绥化市物价监督管理局关于召开永安、津河灌区农业用水价格改革听证会参加人报名办法的公告
·关于公布绥化市取消部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
·绥化市物价监督管理局关于召开制定绥化市城区出租车营运价格听证会公告
·绥化市物价监督管理局关于召开制定绥化市区出租车计价收费标准听证会参加人报名办法的公告
便民服务
县(市)区物价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