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绥化概况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黑土副刊

且持菖蒲当剑舞

来源:绥化日报 2023-06-21 字体:

钱续坤
 

  其实把菖蒲比作利剑,并不是我的创意。记得儿时的端午节,母亲总是清晨踏着露水,采来一些菖蒲和艾蒿,把它们插在门框上或挂在屋檐下。对于这种匪夷所思的举动,我一度感到莫名其妙,曾追问过一直都在忙着包粽子的母亲;母亲则神秘地告诉我,艾蒿和菖蒲是两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植物,艾蒿因为有浓烈的香气,被认为是辟邪之物;而叶子细长的菖蒲被当作神仙手里的宝剑,有青绿色的剑锋,可以用来斩妖除魔。那时我很不明白,娇嫩的菖蒲和柔弱的艾蒿,如何避得了鬼神和邪气?对于神,庙里有泥塑的菩萨姑且可以参照;鬼呢,有谁见过?邪气到底又是一种什么气?为此,我在心里暗暗地讥笑过母亲,那是落后思想占主导,是封建迷信在作祟,不可信,不足取。

  事实上,这完全是我的孤陋寡闻。植物学上说,菖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它具有“不假日色,不资寸土”“耐苦寒,安淡泊”等诸多优点。因其形状如剑,又称水剑,有水菖蒲、石菖蒲、黄菖蒲之分,是水边最早发芽的草本植物。《吕氏春秋》亦记载:“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原来,菖蒲所得此名,是与它冬尽后最早觉醒分不开的。菖蒲生野外则生机盎然,富有而滋润;驻厅堂则亭亭玉立,飘逸而俊秀,自古以来就深得王子贵族和普通百姓的喜爱。其根茎可以入药,中医认为有“开窍醒神、健胃理气、驱风除湿”的功用,可治疗意识不清、精神不振、消化不良、气胀腹痛和痉挛腹泻等多种疾症。据说古人夜读,也常在油灯下放置一盆菖蒲,原因就是菖蒲具有吸附空气中微尘的功能,可免灯烟熏眼之苦。由此说来,把菖蒲比作药用之“剑”并不为过。

       进了高中,读屈原的《离骚》,语文老师津津有味地讲起端午插菖蒲和挂艾蒿的典故,这时我才蓦然顿悟——菖蒲,本来就是正义的象征,它被诗人称作“蒲剑”,寓意对楚怀王及一切恶势力充满着无比的仇恨;而艾蒿表示挚爱之情,自然是爱戴那位行吟江畔、忧国为民的伟大诗人了……这或许就是插菖蒲和挂艾蒿最初的纪念意义吧。老师同时还旁征博引,借用了明代诗人解缙的《菖蒲》诗来加以佐证:“三尺青青古太阿,舞风斩碎一川波。长桥有影蛟龙惧,流水无声昼夜磨。两岸带烟生杀气,五更弹雨和渔歌。秋来只恐西风起,销尽锋棱怎奈何。”在这里,菖蒲又成了路漫修远的求索之剑,九死未悔的斗争之剑,不媚权贵的人格之剑,至死不渝的爱国之剑!


编辑:韩敏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