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通知公告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精彩点击

海伦提升产业扶贫能力 确保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

来源:绥化日报 2019-12-17 字体:

  东北网绥化12月17日讯(万希龙 特约记者 马明超 全媒体记者 赵洪秋)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海伦补短板、强弱项,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提升产业扶贫能力,确保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到今年底,这个市建档立卡贫困户15810户、32101人,已脱贫14464户、29359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44%。

  自开展脱贫攻坚以来,海伦市坚持三级书记抓扶贫,5000余名扶贫干部带着感情和责任下沉一线,遍访村户,真帮实扶,取得显著成效。随着扶贫政策精准的落实,加快了“两不愁、三保障”“三有三通”达标进程。2017年以来,共投入3.67亿元,所有农户都吃上了安全水、放心水。今年逐村实施了井房、管网、设备等巩固提升工程,保证水量、水质长期稳固达标。3年来,共投入5.4亿元,改造危房18111户,通过细致甄别还对797户实施了改造,提升了房屋保暖效果。3年累计核销医药费3.13亿元,健康扶贫政策全面落实,投资958万元组建10个中心乡镇与市人民医院影像医联体,半年时间已开展影像上传诊断4824例。

  海伦提升产业扶贫能力,把“1+3+5”扶贫产业纳入乡村振兴总体规划中一体推进,有效提升了增收可持续,使每个贫困户年均增收2800元。

  小菜园产业开创了农产品上行新模式,省内率先与阿里巴巴开展了兴农扶贫“一县一业”合作,海伦小菜园鲜食玉米、干菜、蒲公英茶、小包装大豆同步热销,销售额已超过1亿元。大鹅产业探索了品牌营销新路径,带动全市扶贫鹅高价位营销,户均增收900元以上。支持向荣镇建设了百万只规模的“籽鹅育种中心”,成为全省重要的遗传物种保护基地。申报了“海伦籽鹅”地理标志,同时也申报了“海伦菇娘”“海伦青椒”“海伦甜糯玉米”地理标志。秸秆打包产业依托压块企业发展到52家,地势坤生物质热电联产两期工程已全部投产,使海伦秸秆燃料化产能发展到100万吨,基本解决了185个秸秆打包合作社“出口”问题,带动5943户贫困户稳定增收。提升了68个光伏电站运营成效,每户每年可稳固增收2000元。554处7000余亩扶贫林所覆盖的1.3万贫困户年均可增值500元。

  加大文旅产业开发力度,完善了“一区两线三边”规划,激活十里白桦长廊、百亩林间花海、千亩生态湿地、万亩原始森林旅游资源,带动沿线两个乡镇15个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实现增收。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实地考察论证,海伦景家店大峡谷发现了白垩纪古生物群,其中鳖化石的发现在我国境内尚属首例,极具科研、文化和经济价值,正在与有关部门沟通,申报地质公园建设项目,实施保护性开发,打造独具魅力的文旅产业名片。

  海伦增强产业龙头引带能力,以“百大项目”建设为牵动,围绕打造“大豆、玉米、果蔬”三个百亿级产业,30万吨燃料乙醇系列项目、天津利民大豆即食食品生产项目、永和食品豆粉豆奶生产项目等6个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22.9亿元,今年全部开工,明年可投产。投资7亿元的5万吨纤维素燃料乙醇项目已完成专家评审,即将进入投资评审阶段。在大产业大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建立产业化联合体把扶贫产业纳入产业链一体发展。突出推进了大豆产业集群化发展,全市大豆加工企业已发展到34家,加工能力40万吨,海伦大豆影响力持续提升。海伦被确定为全国绿色大豆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海伦大豆”品牌位列我省农产品品牌价值前十名,被农业农村部列入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


编辑:王晨昊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