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则还得地方定私家车也允许干网约车了
但相关规定暂时未出台
网约车终于迎来了合法身份!近日, 《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下简称《暂行办法》)对外公布,今后,满足条件的私家车可按一定程序转化为网约车,从事专车运营。网约车平台仍需要地方交通部门审批和监管,近日,记者从交通部门了解到,目前,地方对网约车相关要求规定暂时还没有出台。
交通部门:制定相关规定还需要一段时间
网约车合法了,但对平台的管理上,新政要求网约车平台得根据经营区域向相应的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同时,地方政府对网约车的具体管理标准和营运要求有一定的裁量权。这意味着,网约车平台可能面临上千个地方市县属地的线下审批和监管。
有网友认为,网络平台经营者应向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报备程序复杂,可能需要向大大小小中国两千多个县市报备,这实际上很难实施。也有网友戏言,网约车平台要在全国上千个县(市)分别完成审批,黄花菜都凉了,还可能导致县域寻租。同时,基层地方政府有无能力审批,也是一个问题。部分省市交通部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网约车虽然合法化了,但相关要求按《暂行办法》执行,对网约车的具体管理标准和营运要求需要地方交通部门审批和监管,现在《暂行办法》刚出台,地方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等细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在地方相关规定还没有出台前,这是一个过渡期,不少制度需要完善,市民在网约车时仍需谨慎,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网约车可否跨地域运营?新政实施后将被禁止
近日,家住北京市石景山区的邱先生遇到了一件窝心事:下班时用优步叫来的专车,以自己的车是外地车牌、早晚高峰不能进五环为由,将其放在西五环的辅路上扬长而去。虽然事后经过投诉,优步将叫车的费用退给了邱先生,但白白地浪费了时间和精力,邱先生仍然很气愤。在网上搜索后发现,邱先生的遭遇并非个案。越来越多的车注册为网约车在异地营运,也牵出另一个现实问题,即网约车可否跨地域营运?是否应对此类行为进行规制?
网约车新政实施后,将禁止跨地域运营
随着新政的出台,网约车的合法地位,网约车平台、车辆和驾驶员应具备的具体条件,网约车平台作为承运人责任范围和行为范围都有了规定。据悉,网约车新政将于今年11月1日起实施。
网约车新政第二十二条规定,网约车应当在许可的经营区域内从事经营活动,超出许可的经营区域的,起讫点一端应当在许可的经营区域内。该条款表新政实施后,网约车跨地域运营的行为将被禁止,外地车跨区域运营将没有太大空间。对网约车的管理参照的是出租车的管理模式,而目前出租车也是不允许跨地域开展营运的。同时,因为此前新政一直没有出台,网约车身份模糊,在新政实施之前的这段时间,网约车仍然可以跨地域运营。
网约车平台3分钟内可以叫到一辆车
2012年9月,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的前身滴滴打车应运而生。滴滴出行目前已拥有3亿注册用户,近1500万注册司机。
未来,滴滴出行致力于将交通资源整合到一起,用互联网把路上所有的交通工具都连接起来,统一调度,互相分享,提高整个城市出行的效率,提高每一个市民和司机的体验。“滴滴出行的梦想是,在未来3年时间里每天可以服务3000万的用户,服务1000万的车主,在任何地方3分钟内都可以叫到一辆车。”滴滴公司称,《暂行办法》要求网约车平台根据经营区域向相应的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地方政府对网约车的具体管理标准和营运要求有一定的裁量权。他们希望,各级地方政府在落实中央政策的过程中,能够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方便人民群众生活为根本目标,鼓励创新,简政放权,为新业态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他们也希望各地在落实《暂行办法》的过程中,能够明确对兼职司机区别管理,进一步推进传统出租汽车行业提升服务和转型升级,以满足群众改善出行的需求。
【新闻分析】网约车价格会不会涨?
一些乘客担心,网约车纳入运营车辆管理后,会不会被要求提高价格、减少对乘客的优惠。甚至网约车未来形成垄断后,会不会垄断价格,任意涨价。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会强介绍,在价格方面,文件对专车价格没有直接干预,定价首先是市场定价。
“价格的优惠实际是起到了促进新旧两种出租车业态融合发展的作用。如果网约车的价格优惠,就会促使传统出租车的价格更加合理。”程会强表示,在价格方面,中央加强指导,起宏观调控的作用,地方政府则要从当地人口规模、出行需求来调节网约车数量和价格。
程会强认为,一方面,如果网约车定价不合理,会由市场供需来调节,另一方面,政府也会有相应的把关和调节。此外,如果遇到重大活动限制出行、城市限行限号这些对车辆经营有重大影响的情况,或者出现燃油上涨之类的情况,政府也可以制定政策调节网约车的价格。 “无论是价格还是规模,政府都更体现出监管的性质。最终是要保证以乘客为本、以服务为本,满足公众的出行需要和多样化的出行需求。”程会强说。本报综合
出租车司机热议“网约车”
网约车新政出台后,出租车司机都非常关注这一政策落实的进展情况,连日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关于记者的“网约车”会不会对传统出租车行业有影响、对“网约车”的前景有怎么看、会不会去开“网约车”等问题?他们之间有观点相同的,也有的观点是互相碰撞的。
有的司机说:“‘滴滴打车’在咱们这已经运行一段时间了,也比较成熟了,但是现在的下单量不足,‘网约车’能有多少客户,能不能发展起来还要再等等看。”有的说:“如果能像出租车一样,允许‘网约车’上街揽脚儿,我就去开‘网约车’。”还有的说:“‘网约车’对车辆的车型和价位会有限制吧?如果有规定,我得先看看我能不能买得起车。”其中一位出租车司机给记者详细地算了一笔账,说明了转开“网约车”的可能性。他叫李晓涛,开出租车三年多。他说,开“网约车”最直观的好处就是司机的驾驶条件会有很大的提高,因为“网约车”对车型和价位要求肯定要高于现有的出租车,司机开起车来肯定会舒服很多,乘客的出行条件也同时提高了。再有就是出租车的“份钱”了,他说:“我每天要交120元的‘份钱’,按出租车车辆年限8年来算,我总共要拿出差不多35万元,如果把‘网约车’限定为10万元的车,那样就可以买车了,还省了20多万呢,运营到限期时,还剩辆车能卖点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