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布谷”讲绥棱天华农场有机种植的事儿

蓝天白云下,一片金黄,还有那绿色。
远方,有牵挂,因为这里有健康的麦子。
晾晒,增添一份成熟。
打开窗户,放飞希望,收获金黄。
收割的是果实,成长的是希望。
我不事稼穑,会吃。
我是一只小鸟,一只见证了黑土地上绿色有机食品生产过程的小鸟。
我叫布谷,念过几天书,眼尖,记忆也好。要不,我讲讲天华农场有机食品种植的事儿。
在小兴安岭南端西麓,阁山脚下,有着一片神奇的土地,四周群山环抱,土质肥沃,无污染,有机质含量高。
这里是努敏河上游,涓涓河水恩泽着这块寒地黑土。
当地的人说,这叫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前年开始,天华农场全部实行了有机种植,种植的品种有大豆、水稻、小麦。对了,天华农场是黑龙江董氏兄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旗下的,有耕地2万亩,经营的通达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也挺好的。
我爱吃,鸟以食为天嘛,呵呵。五谷杂粮,都吃。这几年我很少离开这里,理由也简单,最主要的是这里的食物,都是天然的,起码也是绿色的,有机的。他们说的有机我不太明白,我的理解就是种子好,不上农药,使用农家肥,没有污染。田间管护一律人工除草。
前些年那个叫董配永的董事长,真有趣,这些董,整得我都不懂了,在这种绿色食物,我也跟着喜欢上了这里。
在绥棱县,往远说在绥化市,很少有种小麦的了,更不用说种植有机小麦。这个农场种的小麦不追求产量,看重的是质量。开镰时节,满目金黄,麦穗飘香,吸引很多人前来。
8月6日,集团刘万钧主任介绍,农场将地无偿提供给农户耕种,要求全部使用农家肥,不得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和生长素等任何化学制剂,明确要求水田每公顷施用农家肥60立方米,旱田每公顷施用农家肥30立方米。按照这个标准生产出的粮食,农场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近3元的价格收购。
有意思的是,耕种使用牛马等畜力。都说人与自然和谐,天华农场和我们这些“同志”处得嘎嘎的。
畜禽粪便积肥攒粪也卖钱,粪肥成了“香饽饽”,恢复了家家养畜、户户积肥、年年上粪的传统。
山青柳亦绿,水净鱼也肥,林茂粮更丰。悠美生态环境润育着沃野,黑土地产出有机粮食,绿色食物强身壮体,如此良性循环,演绎着“绿色”大农业的美丽诗篇。
前些日子,公司一帮人在研究以村为基本单元复合经营的事儿,通过创办合作社、“公司+农户”等形式,吸纳周边10个村约20万亩耕地,计划再用3年时间把天华农场打造成全国较大的有机农产品基地。我也挺期待,要是那样,我的同伴将会越来越多呀。
我不明白的是他们说的企民共建联合体、“精准扶贫”,还将打造全产业链的事儿。要不说我念的书还少,得加强学习呀!
说了半天,口干了,前边就是农场所在地四海店镇,找点水喝。
作首打油诗,和大家告别。
衔来五谷话桑麻,有机食物在天华,复合经营有远景,创新增绿最奇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