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建管结合 推进常态长效
北林全力打造农村宜居优美新环境
东北网绥化7月31日讯年初以来,北林区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上,坚持“干净整洁、规范有序、全民绿化、常态长效”十六字方针,夯基础、抓整治、促提升,建管结合,强势推进。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基础相对薄弱是一大制约因素。北林区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将基础建设向农村倾斜和延伸。今年他们重点推进了五大中心镇和绥西、绥东、河夹芯子跨9个乡镇的两条示范带建设,整合捆绑资金,分类进行重点打造。在道路管网、休闲广场、绿化美化、棚户区改造等方面进行统筹推进,形成中心集镇、中心村、基点村、示范带“点线面”相结合的示范引带效应。目前,各项建设工作正在加紧实施中,计划总投资1.8亿元,现已完成投资8500万元。道路建设是基础中的基础。北林区计划5年内投资6亿元,完成800公里农村道路新建、扩建和改建。今年100公里通乡村公里和65公里村屯街路建设任务已经落实。同时,今年还将硬质化路沟、路肩1.5万米,安装铁栅栏8300米、路灯780盏,新建休闲广场39个。他们还将绥化市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和绥化市垃圾填埋厂10公里范围内的6个乡镇的垃圾处理纳入城市管理,实行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在自筹资金的基础上,他们整合环保连片整治等方面项目资金,投入4800多万元,购置专业车辆64台(套),并配备专业保洁人员1700人,现在基本达到了乡镇所在地和中心村垃圾集中收集、集中填埋和日常管理专业化。
针对城乡接合部一直是环境综合整治的老大难问题,他们将出入城的大小道路向主城区外适当延伸,交由区执法分局管理,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无缝对接。同时,对整治责任不清的进行了明确,将省县公路从林带、路沟到路面,全部交由公路部门统一管理,做到责任清、任务明,管护不留死角。今年3月9日,他们就启动实施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会战,到目前共出动人力2.4万余人次,清理垃圾53万余方,清理占道、拦路虎近3000余处,做到了清到底、清到根。在绿化美化方面植树造林6200多亩,主要公路沿线栽植花草160多公里,乡镇村屯栽花种草260万株,基本做到了见缝插绿和道路两侧花草全连接、全覆盖。他们还借助媒体、网络、板报、标语、图板等形式,全面加大环境整治宣传引导,积极倡导社会文明,营造浓厚的全民参与氛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难点在建,重点在管,关键在坚持。他们坚持“环境建设永不落幕”、“高标准严要求,不见成效不收兵”。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上阵、区级领导分片包干、战线领导牵头抓总、相关部门督办跟进的工作机制,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揭丑、亮短、勤曝光,做到高压推进、长抓不懈。仅会战期间,就开展集中检查5次,下发通报5期,专栏报道50余次。针对乡村两级投入不足、设备设施短缺等实际问题,年初北林区就在预算中安排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代补资金200万元,用以奖励先进、缓解乡村财力紧张。但随着工作的推进,为了保证整体效果提升和长期保持,他们又压缩其它开支,追加资金近400万元,在原有资金奖励的基础上,再为每个乡镇增置部分设备,增强乡村两级常态管理能力。同时,计划在年末决算时,根据区级财力状况,在乡镇城维资金方面再给予适当倾斜,尽最大可能在资金上予以保障。他们还制定出台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常态化建设的意见》,在责任分工、建设标准、队伍组建、设施配备、考核奖惩和推进路径等方面均作了明确规定,并责成区文明办、区委区政府督查室专门负责意见落实的督促检查,将其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实绩考核,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常态化、长效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