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省内要闻 本地要闻 精彩点击 专题新闻 绥化概况 猛犸象诗刊 日报数字报 晚报数字报 绥化晚报新媒体
经济新闻 综合新闻 视频新闻 市场监管 黑土副刊 日报头条号 小记者风采 日报公众号 晚报公众号 绥化直播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绥化新闻网  >  黑土副刊

年的变迁

来源:东北网--绥化日报 2016-02-05 17:04:44 字体:

  如今有些人家过年不再燃放鞭炮,不再贴对联,甚至连饺子都不包了,全家人到饭店搓一顿。有人对这种现象担忧,丢了过年的风俗和习惯,就没有了年味儿,这还称得上过年吗。依我看年的味道不可能固守一格,它总会随着时代的变迁,以新的形式、新的内容表现出来。但不管怎样变化,团圆和快乐两大主题,是不会变化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我还是个六七岁的孩子,那时生活十分贫瘠,辛辛苦苦一年到头,只能吃些玉米面、高粱米,副食也只有土豆、白菜和萝卜,要吃次肉馅饺子,只好等到过年。我家人多肉少,奶奶有高招,肥肉烤油用来炒菜,瘦肉用来包饺子,猪皮也是刮好留着熬皮冻。肉少包饺子不能够用,只能多放菜,一斤肉能包出半面袋子冻饺子。虽然也贴对联放鞭炮,但我们小嘎子对那些没有多大的兴趣,真正盼的是过年买新衣,戴新帽,吃好东西,这一切成了我们小孩子心中的年味儿。

  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国家赶上最困难的自然灾害时期,买年货都需要凭面票、油票、肉票等。记得那时候,平时舍不得花这些票,都攒起来过年用。尽管凭票,年货仍供应不足,只得天不亮就去排队,甚至“走后门”买年货。那时过年饱含苦涩和无奈,但人们为了寻找过年的快乐,家家户户都买色彩鲜艳的年画,像什么“五谷丰登”、“年年有余”、“洋娃娃”、“老寿星”。以张贴年画为主题的年味儿,也使百姓充满温馨,成为那个时代最浓的年味儿。

  时间进入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逐渐有了改善,温饱问题都能解决,但物质仍显匮乏,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成为最紧缺的产品。人们不但追求这“三大件”,而且还追求“趟子绒”、“的确良”等新式面料的衣服。但我们小孩子的衣服是大人的衣服改了,重做给小孩子穿,有的是哥哥姐姐的剩衣服穿,实在做不出成套的,只能做件“外套”给孩子穿。所以那时候小孩子和年轻人特别盼望过年,因为过年才有新衣服穿。一屯子的孩子常常集中到街头巷尾,显摆炫耀自己的多彩衣服,这也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年味儿。

  时间进入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电视已经走近普通人家。特别是1983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一炮打响。从此以后,千万个家庭过大年就再也离不开电视。许多人家都是一边看春晚联欢晚会,一边包饺子,其乐融融。电视从那时起也成了百姓家的“宠物”,没钱的买9寸黑白电视,有钱的买16寸彩色电视,一大半是为了看大年春晚,这几乎成了风靡一时的年味儿。

  后来,大哥大、手机又相继进入普通百姓家,特别是手机近年有了快速发展,据统计中国有一半的人持有手机。手机参与到生活,直接融入过年,使年味儿有了特别的味道。过去拜年老传统是登门见面拜年,后来用电话,再后来用手机,现在更简单,有多少亲朋好友,不用打手机挨家挨户问候,只须发一个群发短信就解决了。从前年开始,过年在网上发红包、抢红包,又成为新时尚,给年味儿注入新内容,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参与,特别是年轻人参与的热情相当高涨,是过年朋友之间传送祝福的一个热门方式,把过年的兴致又推向新的高潮。

  我们不用害怕丢掉过年的风俗和习惯。当一种旧的形式不再适应当代人的需要,必须创造一种新的形式,并且赋予新的内容。其实人们追寻的都是那股过年的新鲜劲儿。生活方式既然发生了变化,就再也用不着恋恋不舍那种过年习俗。只要把团圆和乐趣把握在自己的手里,这年怎么过,都会充满浓浓的年味儿。

编辑:桑胜东

绥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