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为使行程紧凑些,在滂沱的雨中,我前往岳庙拜谒南宋爱国将领,抗金英雄岳飞。
少有奇志的岳飞,乃河南汤阴人氏,字鹏举。其统率岳家军纵横沙场,屡败金兵。时赵宋江山虽经“靖康之变”,但因岳飞等顽强抗金,还是保住了南宋的半壁。
尽管敌人叹服“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尽管战情有利,完全可能“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从而一雪靖康耻,迎取坐井观天的“二圣”(徽宗赵佶、钦宗赵桓)还朝。
但是,偏安杭州(时南宋都城,名曰临安)的皇帝老儿,高宗赵构在战与和之间摇摆不定,终日徘徊。宠臣权相秦桧借机清除“主战派”,扫荡政治异己。加之岳鹏举自身的性格瑕疵,一代名将竟获“莫须有”之罪,屈死风波亭。
想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
令大鹏折翅的,不是迎面杀来的强敌,竟是身后的,自家阵营里的魑魅魍魉--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
我点出的,主犯而已。还有些为虎作伥,助纣为虐的帮凶,爪牙,言其已无必要了。最要紧的是,深喉何在?谁是至今未受审判的“隐身者”?
天目洞开!若干年后,文学家文征明亦填词《满江红》,字字锋如利剑,直指昏君赵构。
是啊,区区一个秦桧,无力摧折岳鹏举的坚翼。是那赵构心害岳飞功高盖主,难以压服。是那赵构担心真的父兄“王者归来”,乾坤易主,自身难以摆放。
我不愿书生意气,凭几首诗词枉断历史的是与非,黑与白。
但岳飞鹏举冤案的昭雪,并非很久。宋朝赵构后的君主很快就为他翻案了。
那岳庙里林立的石碑,满眼的匾牌,告诉人们:再不能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再不能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再不能立马横刀尽忠报国的岳鹏举,被一次次地追加封号,可谓誉满青史。
是非成败,岂能转头成空?
凭谁问,值与不值?
地不论南北西东,人不分男女老幼,凡来杭州西湖者,有几人不拜谒岳庙,凭吊岳飞?
泪飞顿作倾盆雨。如注的暴雨中,我手持菊花,在岳飞墓前肃立,凝视墓碑上清晰的大字“宋岳鄂王墓”。
联想起岳墓对面那秦桧等四人的跪像和身前身后敬忠斥奸的人流,我坚信:正义不倒!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一个仰望英雄的民族,一个坚守浩然正气的民族,一个激浊扬清的民族,是最有希望的民族。
英雄身死,英魂不灭。
岳飞永翔,风鹏正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