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8月到海伦、望奎、青冈和兰西一带开展抗日游击战,前进到海伦与青冈交界的杨树林屯时,与100多名日伪军“讨伐队”骑兵遭遇。于天放率领战士立即投入战斗,他命令隋连长带战士绕到敌人背后打伏击,他在正面打击敌人。冲锋被击退。当“讨伐队”要突破到我前沿阵地时,敌人的背后突然响起了激烈的枪声,“讨伐队”慌忙撤退,于天放带领战士追击,敌军乱做一团,丢下20多具尸体慌忙逃窜,我方无一伤亡。这次战称为杨树林屯抗战大捷。
一天下午,于天放带领几名战士突然出现在青冈县东坡村伪警察所(位于现在青冈县民政乡)。把5名伪警察全部缴械。于天放对他们说:“你们是中国人,希望你们不要再为小鬼子卖命。改恶从善,既往不咎。你们只要不与抗联和人民为敌,我们就放了你们。”在对他们进行教育后,伪警察都低头认罪,随即他们被释放。
抗联在这一带的活动,使青冈县日伪当局惊恐不安,有消息说抗联要攻打县城。吓得日伪当局城门紧闭,不许人进出,并慌忙向哈尔滨日军求救。从哈尔滨赶来的日军到青冈时,抗联早已转移。
1940年8月下旬,于天放带领队伍来到了万花奎屯。这里地处通肯河西岸,杂草树林丛生,三沟交错,易守难攻。于天放在这里发动群众,向他们宣传抗日救国。几天后,于天放带队以青纱帐为掩护密秘来到陈合壁屯(现在位于青冈县昌盛乡)。村民见抗日队伍来了,非常高兴,在村民老邵头的带领下,村民为抗联战士烧水做饭,有的村民把家里仅有的几只鸡宰杀,自己舍不得吃的少量鸡蛋拿出来给战士吃,妇女给战士缝补衣服和鞋子。为了让战士休息好,有的村民把屋让给战士住,把仅有的被子给战士们盖,把自己的衣服给战士穿。有的村民把家里仅有一点玉米面、小米面和在一起,做成干粮给战士吃。百姓支持抗联、关怀抗联的行动,使战士们深受感动和鼓舞,他们决心狠狠地打击日本侵略者,报效祖国。
9月3日上午,于天放在陈合壁屯的打谷场上对群众进行抗日宣传。
这时,哨兵回来向于天放报告,日伪军数百人向这里包抄过来。于天放让群众马上解散,他带领战士占领有地形,准备战斗。同日伪军交火后,战斗打得很惨烈,日伪军数十人伤亡,我方战士杨占山牺牲,赵连生负重伤。重创敌人后,抗联顺着东大沟撤退,向通肯河方向转移。敌人发现抗联战士无影无踪了,乱打了一阵枪,垂头丧气地走了。在撤退中于天放发现少了3名战士,带路的老邵头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对于天放说:“你们对这里的地形不熟悉,找回战士的任务就交给我了,我一定找回战士。”随即老邵头悄悄地去东北沟子柳条通找失散战士,他走了好久,发现了抗联班长蔡永生,靠在柳条墩边躺着,已经筋疲力尽。撤退时,蔡永生没跟上队伍,迷路了。老邵头惊喜万分,将蔡永生背回了抗联隐蔽处;随后他又经过几个小时的艰苦跋涉,找到了另两名战士。战士都归队了,于天放紧紧握住老邵头的手连声道谢,说:“没有群众支持抗联,我们就是聋子和瞎子。”安葬了牺牲的战士杨占山遗体,于天放率队伍往呼兰河一带转移刚走,日伪军又来了,到处搜查抗联。日伪军把屯里的老百姓围起来审问,威胁说:“如果你们知道抗联在哪里不说,我们发现后,把你们统统枪毙。”敌人的威胁没有吓倒百姓。他们齐声说:“我们不知道。”敌人叫老邵头带路去附近的赵义屯。老邵头心想,如果从近路走,恐怕与刚刚转移的抗联队伍相遇,后果不堪设想。为了拖延时间,老邵头不走近路,绕道走,为抗联安全转移赢得了时间。部队转移到三合城北的二道沟子韩家小铺屯(今青冈县芦河镇解放村),将赵连生留在村民韩俊家养伤,随后队伍又出发了。
于天放政委带领抗联第三军六支队,在青冈一带进行近一年之久艰苦卓绝的抗战,沉重地打击了和动摇了日伪政权在这一带的反动统治,给这里人民反抗日伪统治的斗争以极大的鼓舞,为东北的光复、为全国抗战胜利播撒下的抗日火种,在这里熊熊的燃烧起来……全国解放后,于天放任黑龙江省副省长期间,和赵连生来到了青冈县,到韩俊家看望了这位为抗战作出贡献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