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下午,绥化学院图书馆阳光讲坛里不时传出一阵阵掌声和欢笑声,绥化学院的学生们正在倾听一位作家女儿独家解读作家老娘和她的作品。
作家女儿名叫张爱玲,是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写作指导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她的老娘就是年近8旬,被年轻人称为“传奇奶奶”的姜淑梅,老人从60岁开始学认字,75岁开始学写作,先后出版《乱时候,穷时候》、《苦菜花,甘蔗芽》两部书,成为网络畅销书作家。
谈起姜淑梅老人,张爱玲一口一个娘。张爱玲从专家和女儿的不同角度,分析了娘为什么写作、读书给娘带来了什么影响、姜淑梅作品的价值在哪里,让学生们了解了姜淑梅老人的经历和她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所讲的故事,用平民的视角记录历史。
1937年出生于山东巨野县的姜淑梅,1960年因饥饿从山东逃离到北大荒,落脚于我市的安达市。1996年,她的丈夫因意外事故离世,这让她的生活多了些波澜。1997年已60岁的她在女儿张爱玲的劝说下开始认字、写字。当时的她并不知道这成了她缔造神奇传说的开始。2012年,她的女儿推荐了一些书给她看。看过后,她也想把自己经历过的故事讲给女儿听,可是女儿工作忙,没有太多时间听她的故事。为了让娘安心,张爱玲就让她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等有时间再看。于是,从那时候开始,姜淑梅开启了写作之旅。
随着姜淑梅讲故事的“经验”越来越多,她的故事也越来越有型。于是张爱玲便试着向外推荐,谁都没想到作品在《读库1302》刊发后,又陆续见诸《北方文学》、《新青年》等刊物,这些并未涂脂抹粉的文字、这些来自日久弥长、悲苦绚丽生活的内容,每个字都“钉”在纸上,“戳”到人们的心里,让许多作家因之汗颜。于是,2013年姜淑梅的名字在网络、在读者间不断被传诵,于是,她的粉丝们给了她一个最为贴切的称谓“传奇奶奶”。
在听完女儿对自己的解读后,“传奇奶奶”姜淑梅在现场与学生们互相交流着,老人用丰富的经历和幽默的语言告诉同学们,“我写的都是大家不知道的事,都是从前的事,都是真事。”
同学们被姜淑梅老人所讲的故事深深吸引,纷纷现场购书,老人为同学们签字留念。
据了解,姜淑梅老人的第三部书民间故事集《长脖子女人》将在今年出版。对于一个原本是文盲的78岁老人而言,这种一年出版一部文集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