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经济新闻 正文
春联市场少墨香
http://suihua.dbw.cn   2010-02-09 17:19:28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国的春联是增进春节“年味儿”的重要元素,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如今市场上的春联样式虽多,但内容同质化倾向严重,千联一面,文字流俗,毫无特色和新意。

   记者日前在我市的年货大街及专门卖春联的小店里看到,如今春联的样式多以烫金和撒金为主,闪着金光的大红对联上再题写着金灿灿的字,看着非常喜庆,金光也直晃人眼,但细看下来,却找不出内容有新意的对联。几乎半数的对联内容都流露着金玉财气:“人行好运步步高,家进钱财年年富”、“安居乐业兴隆地,堆金积玉吉祥门”、“事事好运步步高,天天进财年年富”等等。想要买副寓意健康平安对联的王女士说,她走了好几家店了,不是“好日子红红火火,和顺家平平安安”,就是“平平安安幸福家,红红火火好日子”,翻来覆去的就这几句,怎么就找不到有点新意的呢?

   近年来,商家派送春联也成了春节新的一景。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前几天他去建设银行办理业务,建行就送了好几副春联和福字给他。市民赵小姐说,她去通信公司交话费,通信公司也送给她一副春联。这些春联的尾巴上都有商标,或者把商家的字号嵌到上下联里。去年赵小姐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时就发现好多家都贴着这种春联,感觉就像是家家在替商家做广告,感觉不到春联所特有的年味了。

   很多市民怀念从前用红纸和毛笔,饱蘸浓墨,从容书写对未来希冀的传统春联。那时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聚在一起,请来会写毛笔字的人,大家一起琢磨春联内容,充满了人情味和年味。可如今的春联像快餐一样,成了批量生产的印刷品,再加上广告春联也充斥市场,使本应弘扬民族文化与提升春节文化品位的春联变成了索然无味的鸡肋,剩了形式少了魂。

   怎样才能让春联永葆魅力?有市民建议,书法协会如能在春节期间多组织些写春联活动,肯定会大受欢迎;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对学生的书法教育、国学教育。另外,手机短信近年间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好势头,如果春联能像短信一样不断推陈出新,一定会有无数妙联佳句。

 
作者: 文可心    来源: 东北网--绥化晚报     编辑: 刘聪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