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科教新闻 正文
校内禁止教师有偿补课孩子假期为何不轻松?
http://suihua.dbw.cn   2010-02-08 16:34:48

   盼望着放学,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游戏,这是读书郎们最真实的心理。然而,如今各种各样的补习,已把孩子们的假期蚕食殆尽。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在制止各种各样的校内补课行为,但校外各种各样的社会补习班却生意火爆,孩子们假期的课业负担并没有真正减轻。

  漏洞 校内不补校外忙碌

   据了解,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各中小学不得以任何名义占用学生休息时间(包括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等)组织大面积补课。正常的补课只能是在上学日,教师利用课后时间,对学生进行义务补缺补差,且人数不得超过班级人数1/3,其余时间,任何形式的补习都不行。今年寒假,我市个别学校老师顶风进行有偿补课已经受到严厉处罚。然而,有些教育工作者坦言,即使学校落实了禁令,也并不意味着孩子们能有一个属于他们的轻松假期。情况确实如此,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几所区内名校附近,一些社会性质的补习教室却如雨后春笋,并大肆散发广告,生意很是火爆。有一些教师对记者说,教育主管部门禁止校内补课,恰恰成全了这些民办补习机构,而且他们的补习质量和补习环境的安全都令人担忧。

  矛盾 很难抵抗补课流行

   “毕业班几乎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都报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当记者询问部分初四、高三年级教师时,听到的回答如出一辙。陈先生是一名资深中学教师,他坦言,自己的心理很矛盾。“白天,学校三令五申补课禁令,但回到家,读高三的女儿却一个劲请我帮她找个好一点的家教。”陈老师惊讶地发现,女儿班上一些成绩非常拔尖的学生,居然所有学科的补课“全面开花”,女儿功课虽然也不错,但见此情景也有点发慌,觉得不补课,似乎就不够卖力。一些老师坦言,虽然明知学生“乱投医”不妥当,但自己还是会采取默许的态度。“虽然教育主管部门禁止各区县搞排名,但大家私底下还是会按照分数排出名次,大家压力都很大。”一名教师无奈地说。

  提醒 克服学习依赖心理

   请了家教,报了补习班,成绩就一定能提高?对此,某中学一位副校长的回答是否定的。有着丰富执教初四经验的这位校长发现,补习通常对那些成绩处于中游,但已经掌握了学习方法,并且学习愿望强烈的同学最有成效。一些学生课内作业尚且无法完成,学习习惯不佳,家长一味帮他报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和家教,很难奏效,只会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恶性循环。这位副校长介绍,今年寒假,他们学校初四年级组根据学生当前水平,布置了分层作业,并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家访,为他“对症下药”。这位副校长说,适度的假期学习对学生保持状态是必须的,但关键在于提高效率并进行反思总结,而不是将时间花在无休止奔波和机械性操练上。

 
作者: 李海军    来源: 东北网--绥化晚报     编辑: 刘聪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