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建立绥化市
农业高新技术核心园区
庄 严
我市作为国家商品粮生产的重要基地,要实现市域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农业产业化和经营体制多元化发展目标,就必须在改造传统农业、打造绿色知名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方面有所突破,关键要打破各县(市)区分散建设的局面,集中精力和财力,筑巢引智,搞好农业高新技术核心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孵化功能,带动一批地方企业做大做强,以农区工业化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建立绥化市农业高新技术核心园区有着充分的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
1.项目性质。农业综合开发型——引进一批高新品种和先进的集约化种养殖技术,带动种植、养殖的产业升级,发展一批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立连片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促进农产品的深度开发,培育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
2.管理方式。建议绥化市农业高新技术核心园区实行市院共建模式,即市政府承担土地征用、基本建设、孵化企业、推介品牌等管理协调任务,绥化学院负责技术支持、实验条件提供、人才聘任等具体工作。同时,全面推动园区企业和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基于高度共识与互信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引导科技资源向园区聚集,加快建设完善园区技术创新关系体系,加强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不断突破我省急需现代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及绿色供应链等产业化关键技术,推出具有较大影响的技术创新成果。
3.功能定位。瞄准国际,按照国际绿色品牌的标准,做好相关研发工作,争创更多的专利、品牌;培育以园区高新技术为核心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体系,以点带面,以园区为龙头,充分发挥农业园区的生产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提升园区的成果转化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程度,提高农业科技的应用水平,逐步开发农业生产的休闲观光、生态保护等综合效能。通过3~5年的建设,使之成为绥化市农业高新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和政要、专家参观访问、考察交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4.人才队伍建设。建议以绥化学院为依托,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采取短聘、长期聘任、引进等形式,吸引高端人才,培养落地人才,团聚大批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参与园区建设和发展。
5.项目建设的关键。(1)突出发展特色经济产业。在农业高新技术核心园区组建“寒地黑土”物产加工集团,按照现代企业方式经营管理。(2)注重科技成果转化效能。(3)搞好龙头带动。
完善并落实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
邢彦文
我市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是事关几百万农民身心健康的大事,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饮水安全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环境、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良好风气。建立并完善农民饮用水安全监测网络,把农民饮用水安全监测网络体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推进农民饮用水改造步伐,加快建设进度,尽快让广大农民吃上安全水、放心水。同时要完善并落实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的建后管护机制,强化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