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1日,肇东城市污水处理厂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最后调试,达产后日处理污水5万吨,全部城市污水实现达标排放,将告别城市污水直排松花江的历史。
项目建设成为肇东经济发展的“动车组”。到今年末,引进投资超千万元项目32个,其中超亿元的项目9个,引进合同资金31.8亿元,到位资金16.8亿元。
项目“动车组”贴上绿色环保效益标记,全速奔向绿水环抱的“金山银山”。
置身“经济寒冬”,要“绿”还是要“富”?一道选择题摆在肇东党政领导班子面前。“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肇东以绿色环保项目为驱动,阔步踏上科学发展路。
“绿色门槛”守护碧水蓝天
“我们决不做以牺牲人民群众生存环境为代价追求发展速度的事,努力做到增产增效不增新的污染源!”肇东市委、市政府决策者如是表明肇东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招商不“媚”商,引资不引“脏”,肇东项目引进开发建设先要过“绿色门槛”。
“饥不择食”易患污水超标、空气污染等“现代病”。要想科学发展,必须保护好、发展好、维护好绿色发展环境,擦亮“绿色名片”,坚决不踏着灰暗的阶梯提升沉重的GDP。肇东按照不破坏资源、不污染环境、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严禁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对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项目不提供建设用地;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不符合条件的项目,不准开工建设。“绿色门槛”非但没阻碍发展,反而一批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项目纷纷将“绣球”抛向肇东。2009年11月18日,在深圳举行的第11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传来喜讯,由深圳华烨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在肇东建设的光电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达产后,这个产业园将成为东北地区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最完整的LED产业链以及风光互补照明产品、太阳能光伏产品等新能源产品生产基地。
北京某企业打算投资上千万元在肇东市建厂,这块令不少地方心动的“天鹅肉”,却因高耗能、高污染在肇东吃了“闭门羹”。近年来,像这样被“绿色门槛”拒之门外的项目已有6个。
一手严把准入关,肇东一手抓运营企业的定期“体检”,“对症下药”:将节能减排指标分解到企业,签订责任书,跟踪问效;建立落后产能淘汰机制,对生产型企业推广清洁环保设备,降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
“雷声”大,清雨连绵涤尘。目前,这个市共有16家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使用,11家污染严重的造纸企业被依法关停,项目管理环评执行率达到100%。“绿色项目”迸发澎湃动力
冬日的黑土天寒地冷,哈大齐工业走廊肇东项目区却生机勃勃,一个个绿色项目仿佛动力澎湃的“绿色引擎”,小城肇东“春意盎然”。
瑞祥气体有限公司“绿风劲吹”。整洁的厂区内一排排银白色罐体巍然屹立,车间里衣着统一的工人各司其职。据肇东市环保局长白金生介绍,这个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通过回收其他企业排放的废气生产工业级二氧化碳,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万吨,城市的天空将愈加蔚蓝。
绿风劲吹,一池春水荡漾清秀涟漪。今年9月全国首家县级垃圾无害化处理发电项目---中德垃圾无害化处理发电项目在肇东奠基。这个项目总投资2.5亿元,达产后每天可“吃掉”垃圾600吨,城市垃圾简单填埋将在肇东成历史。
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肇东由“资源—产品—废物”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模式转换,资源实现循环利用。如今,城市污水处理、中德垃圾发电、木岭生物发电、首龙再生资源利用等投资超亿元的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先后“安家”肇东,华能热电联产、中电风力发电等项目“巨子”也列入建设日程。
这个市“清肺”不忘增强“肺活量”,“天蓝地绿、水清城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肇东吹响进军“龙江生态文明城”的主旋律。从今年开始,这个市将筹资46亿元,重点建设生态水系、城区绿化、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等9项生态项目。如今,总面积19万平方米的两处人工湖正在建设中,部分河段已经开挖,临水而居对于肇东人来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绿色通道”构筑投资洼地
大发展离不开好环境,肇东为符合重点投资方向、满足环境准入条件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洼地效应”不断放大项目建设的良性循环空间。
相继出台《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重奖引资引项人,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对入驻项目在土地征用、财税征缴、费用征收等方面提供一系列“含金量”较高的特殊扶持政策。
为了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办得好,肇东制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条禁令》和《六不准规定》,织设了一张环境建设“高压网”。目前,已取消收费项目45个,为25家重点保护企业发放保护牌,为27名企业法定代表人发放“绿色通道证”,严肃查处一批干扰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违法违纪案件。
主动为项目搭建服务平台,成立行政服务中心和服务项目办公室,将69个审批事项纳入“中心”统一办理,对入驻企业从核名注册、验资、开户、税务登记、核准立项,到开工建设的各项手续,乃至投产后规费缴纳的核准等提供“一条龙”服务,保证项目按时或提前投达产。
“绿色通道”招引绿色项目,绿色项目推动科学发展。今年该市新引进的6个超亿元大项目中,绿色项目占3个。截至10月末,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2.7%和22.9%,而万元GDP能耗却同比下降2.2%,呈现出产得多、吃得少的良好势头。7月,作为我省唯一入围市县,肇东以第89位再度荣膺“全国百强县”,较上一届跃升10位。
绿色满眼春,拂动发展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