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在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现场,就栗战书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内容,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和今后发展方向,参加省第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我市代表团团长、市委书记胡世英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胡世英说,栗战书省长的报告全面、客观、科学地总结了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和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进一步明确了今年的工作任务,提出了要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方针,把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的具体要求。作为一名代表,我完全拥护报告中提出的思想和观点,并将其作为今后开展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
胡世英说,过去的一年里,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上下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农区工业化示范区和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为牵动,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目标,狠抓项目开发建设为重点的大事大项推进落实,着力实施各项民生工程,有效化解金融危机影响,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增、增中有快、快中有好的发展局面。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10亿元,增长14%,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39.4亿元,增长15%,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9.3亿元,增长21.8%,高于全省15.9个百分点;市本级财政总收入实现13.5亿元,增长13.3 %,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86亿元,增长14.1%,创历史新高;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5亿元,增长69%,高于全省34个百分点,为1996年以来最大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0亿元,增长18.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8133元和4371元,分别增长14.4%和16.1%,高于全省3.9个和2.3个百分点。
今年,绥化市委、市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安排,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习近平副主席和回良玉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绥化时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抓好项目开发建设为重点的大事大项推进落实,加快农区工业化示范区和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建立农民增收稳定长效机制,合理调整项目结构,减少政策和市场因素对项目推进的影响,全面优化项目生成机制,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
要进一步加大做好“三农”工作力度,抓住支持“三农”政策机遇,抓好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全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多做贡献。要围绕240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目标,建设好一系列粮食高产攻关项目,2010年,全市高产创建面积要达到800万亩以上。要探索建立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长效机制,实现多元化、多渠道增收。通过发展优质特色高效种植业促进增收,继续做大寒地黑土品牌,以此引领绿色产业发展。同时,通过扩大劳务输出促进增收,积极实施“阳光工程”,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和中心集镇转移,鼓励自由择业和自主创业,专业性、技能型输出比重要有大幅度增加;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增收,今年力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5000个,并在土地有序流转上做出有益探索。
继续狠抓项目开发建设,促进工业主导产业战略升级。按照业已规划的农区工业化示范区十大产业集群,逐个产业研究谋划如何做大做强。对玉米、乳品、生猪、亚麻、大豆等已形成较长加工链条的产业,要重点依靠中粮、贝因美、双汇、朝阳、阳达等现有龙头企业的拉动,抓好谷氨酸、总溶剂、低温肉、大豆浓缩蛋白、亚麻布印染等项目建设,不断研发新产品,做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要围绕中央和省里政策性资金投向和重点项目安排导向来争取一批项目,围绕国内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引进一批项目,围绕民生基本需求运作一批项目。加快产业集聚区、物流园区以及中小企业创业园区的建设步伐,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推动重大项目向园区集中,不断提升哈大齐工业走廊等重点园区的集聚功能和辐射效应。
外借辐射力内抓增长极,全面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扎实推进“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善流通网络,抓好农资、粮食、小商品、物流等专业市场建设,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大力培育自主外贸企业,引导和鼓励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提高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扩大农产品、木制品出口规模,实现出口产品的多层次、多样化。充分发挥14处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以及村镇银行、拍卖典当行、资产评估、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中介服务机构,拓宽为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服务的领域。继续巩固扩大骨干行业和重点企业的创税能力,积极支持鼓励房地产业、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探索乡镇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大力培植新兴财源,不断调整税源结构,强化财税征管,狠抓增收节支,壮大财政实力。
突出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施好就业再就业工程。落实好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搞好各项就业援助活动,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实施好社会保障工程。努力扩大养老、医疗、工伤保险覆盖面,重点解决好城镇无业老年居民和农民的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困难职工和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的工伤保险等问题。要尽快启动第五批140个贫困村开发式扶贫整体推进计划。实施好城乡道路畅通工程。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抓好城镇道路的拓宽、改造和维修,突出各类主次干道的配套建设,及时跟进排水、路灯、绿化等附属设施,进一步提高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扎实有序推进伊绥和绥北高速公路建设,投资5亿元,建设农村公路1500公里以上。实施好安居工程。继续推进住宅开发和棚户区改造,新建住宅3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完成棚户区改造170万平方米以上,市本级完成80万平方米以上。加快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改造320万平方米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