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经济新闻 正文
明水劳务经济形成输出反哺良性循环
http://suihua.dbw.cn   2010-01-21 16:01:28

  东北网绥化1月21日讯以前偏僻贫困的明水县繁荣乡光芒村,如今农民安装了程控电话,看上了有线电视,小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个村有5个建筑工程队活跃在哈尔滨、大庆等地,运输专业户有20多户,人均收入一半以上来自劳务输出。光芒村的发展,是明水县劳务经济“输出——引回——反哺”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这个县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全县最大的产业来抓,不断发展壮大劳务输出规模,努力实现从苦力挣钱到蓝领就业的转变,从外出打工到回乡创业的转变。县劳务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县劳务输出人数每年都稳定在6.5万人次左右,创收3亿元以上,以外出务工为主的工资性收入已占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

   为了把劳务经济这块大蛋糕做得更大更甜,这个县努力打出自己的品牌。从2006年起,这个县就把农民工培训列为政府要办的大事之一,对输出人员开展务工常识和“对接式”、“订单式”、“储备式”技能培训,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完善服务的工作机制。这个县还成立了劳务输出工作机构,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科技、文化、法律等方面的教育,不断提高务工人员素质。据了解,仅去年以来,全县共建立用工单位信息档案1000多份,培训农民工1.25万人次。全县已有多个在全国叫得响的劳务输出品牌,如北京保安、哈尔滨建筑、锦州捕鱼等。

   与此同时,明水县一大批靠打工致富的人士,积极回乡创业,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明水镇近年来有30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从事个体经营,有47人当上了私营企业老板。光荣乡立志村的韩志峰创办了峰雪面粉厂,年产值200多万元,就地转移安置农民50多人。为了鼓励引导外出劳务人员回乡创业,明水县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服务创业的良好环境。“挣票子、换脑子、回到家乡办厂子,几年带富一个村子”,已成为许多外出务工者的追求。近年来,全县已有近千名回乡创业人员,他们建厂办企业,已就地转移富余劳动力1万多人,仅此一项,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6000多万元。

 
作者: 孙志国 赵池峰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睿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