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经济新闻 正文
建成三大基地 实现强村富民
http://suihua.dbw.cn   2010-01-13 15:21:30

  50岁的乔云国在兰西县兰河乡红堡满族村当了20年的村党支部书记,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这位“老兵”又在谱写“新传”了。“如何把科学发展观精神落到实处?”在记者采访时,乔云国说:“根据村里的经济基础、产业发展实际,确定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强村富民’的活动主题和建强民猪养殖、粮食深加工、劳动力转移‘三大基地’的活动载体,一定要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落到实处,让百姓富起来,共同奔小康。”

  在学习培训上,他们采取集中学、分散学、辅导学、直观学以及专家讲学等“五学”方式进行学习,除学习规定内容外,针对村班子成员、普通党员的不同需求,安排了特色产业开发、农村政策法规、种养加实用技术等与农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内容,保证了党员学得懂、用得着。在深入调研上,党员干部采取“听、访、议、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和全面掌握村情,认清发展优势和工作基础,查找了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对策措施。进百姓门,知百家事,解决百姓最直接、最现实、最期盼的问题,已走访群众100余人次,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乔云国说,村党支部开展了以“加快发展、我该怎么办?”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引导群众参与讨论,为加快村里发展建言献策。

  学习的效果如何呢?乔云国说,无论是学习培训、思想大讨论,还是调研走访、解决问题,村干部始终走在前面,做出表率。以村干部理论素质的提高、服务能力的提升、问题整改的效果来带动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发动群众广泛参与,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针对党员的从业特点,除学习规定内容外,还组织党员学习实用技术,提高了致富能力。他们坚持把让农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标准,明确了开展活动的落脚点。党员干部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是否提高,以农民群众是否认可来体现;经济是否发展,以农民收入是否增加来验证;民生条件是否改善,以村屯道路硬化、村屯环境净化来体现,让农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乔云国说,目前,全村民猪年出栏量5000头,粮食加工能力达到1.2万吨,劳动力转移1000多人次。硬化村屯道路14.8公里,自来水入户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95%,修建了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6平方米的村级文化场所,栽植花木1.2万株,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

  最后,乔云国说:“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班子团结了才能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村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只有党员思想意识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只有党员的能力增强了才能带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作者: 王耀武 廉宏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睿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