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月6日讯去年初,北林区的决策者面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全区百姓郑重承诺:为群众真心实意办实事。一年过去,决策者们的承诺言犹在耳,一件件实事汇聚成河,温暖的波光中折射出他们苦干实干的身影。
区委书记王振刚如是说:干啥“要有个样儿”,宁可多花点钱,也要高标准高质量。
“干啥都要样儿”,这是北林各级干部对区委、区政府的工作严要求的真切感受。要“样儿”,就是要高标准、不糊弄,干一件成一件。这“良心活儿”是王振刚最关心的事儿,他随时出现在工地上现场踏查。区里抽调了后备干部驻扎工地,工程好不好,百姓说了算。群众随时提意见,承建单位随时改正。“为群众办事嫌麻烦,那么区委决不再‘麻烦’他了。”区委书记王振刚的态度,让各部门心定民生工程,让各级干部不敢懈怠。
面对去年民生工程项目多、任务重和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区委、区政府以目标管理考评为抓手,以创新举措为动力,将民生工程完成质量作为相关单位年度考评的重要内容,全区各级干部在民生工程的赛场上比进度、比质量,激发了开拓进取、争先创优的热情。
作为民生工程的实施部门,各实施单位深深懂得这项工作的分量,谁也不敢懈怠和马虎,严格的工程管理和完备的建设措施,不断刷新着“北林速度”。
区水务、交通、民政、教育、卫生等部门将民生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集中全部力量,采取倒排工期、加快施工、增加人员设备、现场督促等措施,层层传递压力,激发干部活力,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规范程序、阳光操作、完备档案,以工程质量“四制”管理为抓手,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确保把各项民生工程建设成阳光工程、精品工程。
实施民生项目,北林区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调、上下联动、整体推动的运行机制,区领导经常深入工程一线,督促检查工作,并在人、财、物的安排上予以重点倾斜和优先保障,确保每项任务专人负责、每个环节紧密衔接、每笔资金落实到位。
区委副书记、区长佟伟的态度:为群众办事都是“正经事儿”,都是应该干的事儿。
“以前平房教室里要生炉子,冬夏上学都要骑车来回跑。现在教学楼里上课,住在暖和的寝室,和城里的学生没什么差别了。”东津镇二中初四二班学生李跃兴奋地说。投资650万元新建东津镇寄宿制学校是2009年北林区17件惠民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整合了东津镇一中、东津镇二两所中学和东津小学、爱国村小学两所小学,不仅优化了教育教学资源,也改善了教育环境,让1300名周边的农村学生受益。
2009年,北林区委、区政府把新建东津镇、四方台镇、兴福乡、新华乡4所寄宿制学校、改扩建四方台镇中心校等列入17件大事大项中,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工程,实现学校间的资源整合,7630名农村娃有了新校舍。
沉下身去,找准了基层的难题;问需于民,搭准了普通群众的脉搏。小到街道整治、栽花种草,大到完善医疗、卫生、养老等制度,区委、区政府部门总在第一时间了解民情。
知百姓疾苦,才能解百姓之难。一直以来,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始终是北林区委、政府决策的信息指南。
一年来,北林区克服基础薄弱、财力有限等诸多困难,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年初向全区人民郑重承诺实施12项民生工程又自加压力、抬高标杆,17件实事都已完成,实际完成投资2.7亿元,总投资增加10185万元。
想方设法,调整思路,集中财力办大事、解难题、惠民生。投资10202万元建设通乡村公路334公里;投资3750万元建设安全饮水工程100处,解决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投资2107万元完成了四方台小城镇二期改造工程;投资863万元建设户用沼气池1660个;投资300万元对农村100户极贫户危房进行了改造......
站在长长的克音河大堤上,看到拓宽加固后的河堤,区水务局副局长王喜军感慨万千:这下再也不为防汛发愁了。今年,全区投资200余万元对克音河堤防和努敏河秦家富贵回水堤进行了加固改造。
直面老百姓的“看病难、看病贵”,北林区把改善卫生医疗服务水平作为办实事的首要,投资1000万元大力改善了社区办公及服务场所条件;投资1971万元启动实施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能够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加强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落实预防保健工作任务,让农民少得病、不得病,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能够看得上、看得起、看得好。
乡镇干部的言行:“区里打了样儿,咱们紧跟上”。
冬天来了,随着雪花的飘落,很多农民开始“猫冬”了。但连岗乡干部却带着百姓在村屯内清理垃圾、占道物。连岗乡计划在高兴村和向荣村的白色路面两侧清理出绿化带12米,现已拆除猪圈厕所等障碍物160多个,在东明村修建群众性休闲广场和住宅小区。
冬闲不闲,北林区乡镇干部显得比往年更加忙碌。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各乡镇结合查摆出百姓急需解决的问题,逐项研究解决。连岗乡通过学习研究、调查走访、征求意见等形式,共梳理出影响乡域经济发展、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问题和建议6个方面32件,现已落实解决25件。
双河镇党委书记李松伟对镇情实际认识尤其“到位”: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问题突出表现在土地过于零散,镇村服务功能弱等方面,还有个别村土地矛盾等问题。双河镇干群上下齐动,冬闲时节全力抓现代农业建设,推进水田生产提档升级;突出农村环境建设,进一步改善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打造现代农业观光名镇,发展异地开发和劳务增收大镇,实现靠优质米品牌抢占国内市场强镇,建设富裕和谐的中心集镇,这些工作都稳步推进做大。
一串串数据,看似枯燥但显露挚爱;一件件实事感觉平凡更显现真情,彰显出北林区委、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置于心上,活化了“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