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年初以来,北林区不断加大城乡为民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建设以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城内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条件。
家住西长发镇双发村三组的曹显玲,年轻的时候就是村上出了名的“文艺人”,唱歌、跳舞样样在行。成家后,她放弃了爱好,全部精力投入到家庭生活中。2009年秋季,镇里的综合文化站建成投入使用后,音响和健身器材配备齐全,既可举办大型文体活动,又适宜群众进行休闲娱乐,一年四季活动不断,闲不着的曹显玲又成了村里的文艺骨干。
说起文艺活动,曹显玲满脸喜悦:“通过参加这些文体活动,我身体得到了锻炼,人也精神了,心情也轻松多了。”村民宋艳霞已年过半百,但参加活动的兴致比年轻人还高,她说:“我的颈椎有点毛病,参加文艺活动后缓解了不少。” “自打有了综合文化站,村里玩麻将的人少了,搞封建迷信的人少了,各项政策落实起来也容易多了,村民之间关系也更和睦融洽了。”双发村妇代会主任这样总结。
据了解,在北林区像曹显玲一样每年直接参与文体活动的人数达到10万人以上,今年新建成的9个综合文化站中,吸引了农民群众自发组成的文化团体,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也为北林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增添一个新的亮点。
2009年,北林区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列为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抓,积极推进体育健身工程。通过多方面争取资金100多万元用于30处农村乡镇全民健身场地及配套设施健身路径等,把农民的日常生活与节庆活动、文明创建结合起来,实现了文化与体育联姻,打造出了一张张农村文化品牌。
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健身场所、路径工程、水泥篮球场地82处,建起标准化农家书屋80多个,组建了5支农村电影放映队,各类民间文体活动队伍100多支。全区文化设施的基本完善,为广大农民学文化、学科技、学法律和休闲娱乐提供了阵地和平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城内,北林区以社区自治为方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社区服务为重点,切实加快社区规范化建设步伐。按照统一名称、统一基本服务功能的要求,优化整合社区资源,建设高标准社区综合服务楼。发挥“一室多用”的功能,形成以社区综合服务大厅为主体,各类专项服务设施相配套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新建3个和改造3个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使社区基础设施实现全区领先目标。社区基础设施达到“一个中心、一室、一站”标准,基本做到“管理有阵地、服务有载体、活动有依托、工作有平台”。开展社区就业、社会保障、计生、流动人口、公共安全、文体、教育等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增加文化软实力,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通过政策、资金支持,创新体制机制,强化阵地建设,发展特色文化,培育文化品牌,使城乡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