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经济新闻 正文
登高望远
http://suihua.dbw.cn   2010-01-05 18:14:37

  2009年,对于肇东市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令人振奋的一年,是跨越发展的一年,也是蓄势待发的一年。

  这一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盛夏时节亲临视察,“让黑土地变成国家可靠大粮仓”的殷殷嘱托至今萦绕于耳;

  这一年,相隔未及3个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也来到这里,入农户、进稻田、搞座谈、话农事;

  这一年,百强县排名从第99位跃升至第89位;

  这一年,粮食总产从23亿公斤突破25亿公斤,纯增2亿公斤;

  这一年,先后获得“中国玉米综合开发利用之乡”、“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荣誉称号;

  这一年,再次荣膺“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等殊荣。

  回望过去,压力和动力并存,困难和艰险同在。肇东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引领全市上下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项目主导,城乡一体发展战略,改善民生,建设生态,维稳创安,强化党建,实现了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科学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指标将分别实现两位数增长。

  2009年,肇东市突出抓好项目建设,着力构建现代工业格局;突出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加快农民增收步伐;突出发展财贸经济,着力提升财源建设水平;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科学发展成果;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打造龙江生态文明城市;大力加强平安肇东和法制肇东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成为冲锋号角和行动纲领,敢闯敢干、善于拼搏的肇东人迎难而上,择“机”而动。

  从春到冬,肇东经济开发区内,塔吊林立,繁忙紧张,中德垃圾无害化处理发电等总投资31.8亿元的6个大项目先后落户肇东,续建、扩建的大项目相继破土。城市污水处理、首龙再生资源利用、瑞祥气体等一批投资额度大、市场前景好、高效节能项目陆续投达产,实现产业相对集中和生产要素集约经营,为市域经济健康有序、协调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现今,大庄园肉业二期、福和制药二期、宝迪生猪、成达肉鸡、城市天然气等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后劲十足。全市项目建设在特殊年份仍然呈现出持续增长、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

  通过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以中粮、成福、伊利、成达、宝迪为代表的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需求为导向,重点规划建设奶牛、肉牛、肉鸡、肉猪“一奶三肉”养殖基地。在“龙头”的强劲拉动下,今年该市新增成母奶牛1万头,鲜奶产量25万吨,9个标准化万头肉牛养殖场进展顺畅。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长富小米、五里明小米、涝洲大米、肇东镇蔬菜及食用菌、向阳瓜菜等绿色有机食品逐步立稳市场。同时,这个市以打造玉米吨粮田模式为引领,以规模经营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增产潜力,多灾之年粮食生产再夺大丰收,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改善民生福祉,是肇东市各级党组织的重要工作职责和任务。

  今年肇东市重点确定并推进了社区建设、道路建设、教育事业发展、饮水安全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10大民心工程建设,城区17条白色路面和两条黑色路面全部竣工,新铺装彩色步道板10万平方米,城区绿化面积2000亩、农村绿化面积32735.5亩,棚户区改造、拆迁22万平方米,新开发楼房56万平方米,辟建10处健身广场,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的展览馆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2处,12所乡镇卫生院全部投入使用,新修农村通乡通村屯公路360多公里,发展成果惠及城乡市民百姓。

  本着系统性规划、立体式平衡、多元化投入、阶段性实施、积累式发展的原则,生态建设成为肇东人的一种坚定信念、一种自觉行动。植红栽绿、引水修湖,满眼葱翠、柳拂堤岸,一座“天蓝地绿、水清城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龙江最适宜人居城市即将成为现实。

 
作者: 李晓东 车彦旭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睿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