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先锋”集结众千万
http://suihua.dbw.cn   2010-01-05 17:38:30

   虽然是“猫冬”季节,但在“中国优质大豆之乡”海伦市,走一走每一个乡村,家家户户都在忙,团团围坐唠的是“明年种点啥?”,邻里邻居串门说的是“土地流转出去上哪儿干点啥?”说到拿大主意时,总有人说:“听听支书咋说。”因为村党支部是群众的主心骨。

  发展生产的先锋

   共合镇增产村党支部积极依托菇娘产业组建了三圣宫绿色菇娘生产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去年菇娘基地栽植面积发展到3000亩,辐射周边乡镇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量1800万公斤,产品远销沈阳、北京、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和东南亚等地,年实现销售1100万元,利税达250万元。公司拉动,小菇娘长成了俏女,招来了“贤婿”大庆隆赫达集团,投资兴建了菇娘深加工企业,研制开发了菇娘酒、菇娘饮品等系列菇娘深加工产品。小菇娘,出落成富民强村的大产业,成为区域特色经济。

   像增产村这样实现产业规模发展的海伦有23个,约占总数的10%。随着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海伦市将通过开展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把能人党员培养成支部带头人、把支部带头人培养成产业带头人,创建发展型村党组织的“四培一创”活动,全面提升党组织书记队伍素质,计划利用3年时间发展型村党组织的比率提升到40%。引领农民致富的先锋

   乐业乡乐业村农民党员王会山创办的乐业元葱生产协会,现有会员110户,年种植元葱2000亩,创产值600余万元。协会创办以来转移劳动力1200余人,带动农民实现增收500多万元,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了出口创汇。目前,元葱生产协会被确立为省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基地。

   目前,海伦市以党员服务区为依托组建的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3000多个,通过引导和扶持党员干部领办创办协会、合作社、农民股份公司、中介公司、劳务输出组织和经济联合体,构筑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化格局。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先锋

   向荣乡向欣村通过研究整理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一事一议”长效机制。议事范畴明确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10项内容;筹资筹劳标准实行上限控制,筹集资金每人每年不超过12元,所筹劳务每个劳动力每年不超过8个日工;明确了“一事一议”应由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议定和表决通过。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本村的乡镇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等人员组成,总数不少于35人;村民代表每10户推选1人,或者由各村民小组推选若干人来推选产生;议题由村民委员会提出,也可以由村民代表单独或联名提出,经村委会讨论通过后,列入议题;表决方式采取票决制;建立健全了《民主理财制度》等各项村务管理制度。目前海伦市各村普遍建立了村民理财小组,去年“一事一议”立项168个,完成的项目达90%以上。

  构建和谐农村的先锋

   祥富镇祥富村党支部组建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服务队,深入到9个村民组,帮助制定了新农村建设5年规划;村级党组织组建的实用技术指导服务队,通过聘请专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村,为农民进行水稻、甜菜种植等技术培训。举办了83期培训班,为2400多个农户提供了农业技术指导。村级党组织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根据岗位和特长组建新农村建设规划服务队、实用技术指导服务队、政策法规宣传服务队、新经济组织创建服务队、项目建设服务队等助农队伍,已组建各种服务队112支。

 
作者: 李朝阳 张景财 郭东升 廉宏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睿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