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经济新闻 正文
“科技丰粮”看肇东
http://suihua.dbw.cn   2009-12-23 17:07:57

  “要不是亲身经历,真不敢相信一亩地能打900多公斤粮食,我这都是沾了科技的光!”作为“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示范户,12月13日,肇东市黎明镇长富村的王宏义看着满院金灿灿的玉米笑逐颜开。原来,老王在专家的指导下选用良种、科学施肥,播种量和施肥量减少了,产量却增加了。增减之间,体现的不仅是数字变化,更折射出“科技丰粮”为这里农民带来的实惠。

  今年,肇东市分别在五里明、黎明等乡镇建设超高产示范区25亩,核心示范区3500亩,示范区10万亩,辐射区120万亩,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9月30日,经省专家组实地测产,超高产示范区平均亩产达到918.4公斤,较预定产量增产2.04%。不仅如此,在先进农业科技的示范引带下,产粮大市捷报频传,粮食总产一举突破25亿公斤,较上年增长2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突破6000元大关。

  多灾之年,肇东何以再夺大丰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这个“火车头”的强劲拉动功不可没。这个市以抗旱节水保苗玉米生产技术为核心,广泛选用郑单958、先玉335、丰禾10、吉单20等耐旱,高产稳定,多抗性强,生态适应性好的玉米新品种,综合应用测土配方、深松整地、包衣坐水、机械播种、小垄密植、节水灌溉等关键技术,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栽培模式。

  “啥,种地还有模式?”工作开展之初,在泥土里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庄稼把式心里直画问号。为让广大农民真正了解科技种田带来的实惠,肇东市科技信息产业局和农技推广中心聘请了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陈喜昌和史贵荣等玉米育种、载培及种植专家,分别就品种选择、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生产管理等玉米科学种植技术,对玉米种植大户进行系统培训。年初以来,这个市共举办培训会20场,培训农民1800多人次,并发放玉米标准化栽培模式图和农业生产技术台历5000份,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做得到。

  持卡种地,肇东市的农民也赶了一回时髦。这个市农民曾存在重磷肥轻钾肥、重化肥轻有机肥等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现象,不仅导致土壤板结,增加农业生产成本,而且污染环境,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如今,这个市很多农民手中都有一张“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卡上提供两种配方,一种使用配方肥做底肥,由农技推广中心统一配送;另一种则以二铵、钾肥适量配比做底肥,农民可以自由从市场购买。手握“处方”,农民对土地科学“进补”。不仅节省资金,还减少农业污染,有效提高地力。仅此一项,平均每亩地就可节本增效37.5元。

  农忙时节,也是肇东市科技信息产业局和农技推广中心领导干部一年中最繁忙的时间。他们组成项目技术指导小组,走田间、到地头,为科技示范户提供全过程、多层次的技术服务,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建立起专家、技术人员、示范户和农户互动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今年7月,根据虫情监测,20多名农技人员将174万块防治玉米螟的赤眼蜂蜂卡安装到玉米田中,卡片虽小作用大,这个市可从“虫口”夺粮1742.9万公斤,增收2266万元。“科技保姆”成了村里的常客,农民的心里越来越有底。

 
作者: 柴长军 邢浩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睿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