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农业新闻 正文
农村季节性劳动力闲置资源亟待开发
http://suihua.dbw.cn   2009-12-17 16:56:43

  编辑部:

  最近我到农村调查采访,给我的感觉在农村一些地方有“猫冬”的现象。

  近几年,农村大部分轻壮年劳动力加入了农民工的大军,但是仍然有很多农民不可能离开土地。在农民工大军中有一技之长的或在工厂、餐饮等行业常年从事比较固定工作的只是一部分,大部分是季节性的,进入冬季外出打临时工的和搞建筑的农民工陆续回到农村,漫长的冬季,劳动剩余时间呆在家里无疑是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特别是中年妇女一年四季在家没多少农活,喂猪、喂鸡、做饭,是她们每天的“三部曲”。12月8日,记者在庆安县欢胜乡永久村韩和平家与几位农村大嫂唠家常,她们说:“我们都呆‘恋窝’了。”

  农业生产季节性很强,农业机械化、电气化程度的提高和简便的农作技术的推广,农业生产的一些重体力劳动环节,有了相对轻松的替代办法。以稻田区为例,最为繁重的两个劳动环节,一是插秧,二是收割。从插秧环节看,因为抛秧技术的推广,以前累死累活,一个人一天只能插1亩秧,现在抛秧,一个人一天就可以抛4至5亩,且抛秧比插秧的产量更高,机械插秧效率就更高了。从收割环节看,目前小型收割机正在快速推广,这种小型收割机可以在小块田地作业,一天可以收割20亩,边割边打,农民只需将稻谷运回家即可。就连种土豆和起土豆这样的农活也由机械代替了,且比人工播种的质量好,比人工捡的干净。大批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北林区一个村支部书记对记者说:在家种田的农民一年在田间劳动的时间不到100天,甚至更短,不能外出的农民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处于农闲状态。

  可见,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拓致富渠道,推动农村劳动力农闲时间多门路、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致富的潜力很大。

  首先,应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让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多起来,让找到相对固定工作的农民工多起来。

  第二,利用农村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庆安县欢胜乡永久村主任杜宇洲介绍,他们村有一些农户农闲时编织汽车坐垫和靠背,每个月收入都在1000元左右,商家提供原料,工厂设在城里,车间设在农户,农民不出家门就挣到了钱。水田区有的农民冬天编稻草帘子,收入也不错。前些年有的农户用苞米叶子编汽车坐垫和靠背,据说还能出口,不知为什么“夭折”了。这种利用农村资源的致富项目,既廉价又环保。如果通过招商引资多引来一些这样的项目,将会大大加快农民致富的步伐;如果每个农户一年在农闲时间足不出户能挣到2000元钱,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大市来说,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第三,引导农民农闲不闲,勤劳致富。针对部分农民安于现状的特点,树立一批农闲不闲的典型,搞好宣传引导。

 
作者: 韩玉江 廉宏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睿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