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经济新闻 正文
玉米铺就增收路
http://suihua.dbw.cn   2009-12-15 17:06:08

  过去,青冈因玉米而愁。如今,正在蓬勃壮大的玉米产业已成为青冈县域经济走出低谷,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黄金产业”。

  青冈县立足打造玉米工业城,依托龙凤玉米公司,把玉米当作一项富民兴县的朝阳产业来抓,既增加了财政收入,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今年,玉米高产创建面积达100万亩,其中大棚育苗移栽5万亩,小垄地膜覆盖25万亩,保护地栽培比去年增加10万亩。在多种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玉米取得了好的收成,全县种植玉米177万亩,高产创建玉米平均亩产824.5公斤,总产玉米10.25亿公斤,为玉米深加工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为综合利用玉米,青冈县不断探索与创新,从玉米加工与转化到秸秆利用,形成了一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带动群众发家致富。

  小玉米粒“裂变”出大产业。龙凤玉米有限公司年加工玉米100万吨,生产玉米淀粉60万吨,玉米淀粉深加工转化20万吨,是亚洲单厂处理玉米最大企业。产品远销到美、俄、韩、日等国家和地区。龙凤玉米公司有力地促进农民增收,每年公司以高出市场0.02元的价格收粮,售粮农民直接增收近4000万元,调动了农民种植和销售玉米的积极性,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公司对财政的贡献份额,每年都占县财政收入的30%左右,成为财政的支柱企业。公司还拉动了社会就业,安置1700个就业岗位,工人月平均工资1500元,缓解了城镇下岗职工的就业压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公司每年用电量超亿万千瓦时,增加电力收入5000多万元。公司还拉动运输业发展,年货物吞吐量220万吨,有近400辆车常年从事货运,年增加收入6000万元,同时还拉动了饮食服务业、汽车维修业、石油销售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青冈县还在玉米吃干榨净上下功夫。黑龙江绿春源牧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秸秆饲料150万吨,利用玉米秸秆,经高温、高压、熟化灭菌等技术工艺,生产压缩饲料,变废为宝。部分养殖大户将含糖量高的黏玉米秸秆以50元一亩的价格买来,做成青贮饲料,为明年肉牛、奶牛养殖业贮备了充足的饲料。长林公司还将扒下的黏玉米皮打成包,让其自然发酵,以每吨300元价格买给养殖户。建设乡新合村利用玉米芯生产沼气,村民们用上了清洁能源,部分农民还将玉米叶做成各种工艺品出售。

  青冈县还大力发展畜牧业,实现玉米过腹增值。全县奶牛、生猪、肉牛饲养量分别达到3.5万头、94.5万头和15.4万头,形成了玉米粒、玉米秸秆、养殖等环环相扣的产业链。

  玉米为青冈换来一沓沓厚厚的钞票,群众过上了幸福生活,玉米已成为青冈金色的希望。

 
作者: 葛百龙 张德君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睿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