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2月15日讯青冈县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项目、设施、科技、生态和高产高效“五型农业”的要求,依靠大项目牵动,大产业带动,通过科学优化组合先进生产要素,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全力开展玉米高产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和综合生产能力,粮食总产达到了21.38亿斤,在大灾之年取得了好的收成。
为实现生产要素的整体优化组合,这个县大力推进“五型农业”整合开发,以保护地栽培为主要模式,以打造“吨粮田”为主攻方向,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深入实施“百万亩玉米高产创建工程”,全县落实玉米高产创建面积100万亩,其中大棚育苗移栽面积5万亩,小垄地膜覆盖面积25万亩,“一增四改”栽培面积70万亩。通过改良品种和实施保护地栽培,粮食品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综合带动农民增加收益5000多万元。
这个县突出加强核心区建设,全县重点建设八带五环,抓好六个创建示范点。他们围绕哈黑、绥安、明沈等8条主要公路两侧辟建百万亩玉米高产攻关带,在八个攻关带上,形成五个环线。同时,按照全县玉米种植区域布局,在建设乡双富村、民政乡公平村等建设六个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点。在建设乡双富村、劳动乡自力村和永丰镇友爱村核心示范区的引带下,全县玉米小垄地膜覆盖面积达25万亩。在芦河镇自强村核心示范区的引带下,全县玉米育苗移栽面积达5万亩,平均亩产1800斤以上。
这个县还注重棚室综合利用。他们采取“1栋温室带2栋大棚,2栋大棚带50亩裸地”的单元经济发展模式,温室为大棚栽植的经济作物育苗,大棚为裸地培育移栽玉米苗,玉米苗移栽后利用棚室发展经济作物,实现了棚室的梯次开发利用。温室采取“经济作物育苗——果菜种植——叶菜种植”的多茬次种植模式,实现亩增收益1万多元。大棚采取“玉米育苗——香瓜种植——白菜种植”或“玉米育苗——西瓜王种植”的多茬次种植模式,实现亩增收益7000元以上。今年,全县新建温室31栋,新建大棚393栋,改造大棚130栋,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年可实现收入2400万元。
这个县还加强基础建设,增强综合产出能力。今年,共争取项目资金1.067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8个。这个县还强化科技支撑,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全县年均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新技术14项,年均累计推广面积420多万亩(次),为加快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这个县还规范生产流程,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他们立足转变“原垄种、不坐水、播期晚”等传统种植习惯,加快提高农产品的产出总量和质量安全水平,因地制宜地制定了规范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流程,以“五统一、一加强”为重点,全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县标准化耕作面积达90%以上,平均亩增产500多斤。
|